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漫説易安詞中的“扶頭酒”

  • 發佈時間:2014-08-30 01:31:0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清照有一首《念奴嬌》: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幹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上片中,“扶頭酒”為何物?有二説。

  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認為“‘扶頭酒’蓋酒性頗烈,易使人醉之酒,非有酒名‘扶頭’也。”這條註釋印證了不少語涉“扶頭”的詩詞,頗廣見聞:

  “扶頭”:杜牧《醉題五絕》:“醉頭扶不起,三丈日還高。”姚合《答友人招遊》:“賭棋招敵手,沽酒自扶頭。”賀鑄《南鄉子》詞:“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周邦彥《華胥引》詞:“醉頭扶起寒怯。”韓元吉《南鄉子》詞:“爛醉拼扶頭。”……“扶頭”乃指醉後狀況,謂頭亦須扶。“扶頭酒”蓋酒性頗烈,易使人醉之酒,非有酒名“扶頭”也。楊萬里《誠齋集》卷八《春寒》詩:“雨裏杏花如半醉,抬頭不起索人扶。”蓋以人醉後扶頭之態喻杏花也。

  俞平伯在《唐宋詞選釋》中注此詞,則提出“古人于卯時飲酒稱‘卯酒’,亦名‘扶頭酒’……‘扶頭’原義當為醉頭扶起。‘扶頭酒’是一複合的名詞。”他解釋如下:

  宿酲未解,更飲早酒以投之,所用只是較淡的酒,以此種飲法能發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扶頭”稱之。或自飲,或待人侑勸,且有作為應酬者,以扶頭倩人也。酒薄卻雲易醉者,乃重飲故耳。引申之,即無宿醉,僅飲早酒,亦曰“扶頭”。

  照俞説,卯酒是在卯時喝的酒。卯時是清晨5點到7點。這個時間喝酒,往往是為了“投一投”。但是,也不排除興致高,無宿醉可投,也要喝兩口的。此酒是淡酒,而非烈酒。若大清早起來就猛灌烈酒,這一天就沒法過了。

  依照王、俞二位的解釋,扶頭酒之性有烈、淡二説,但一般注家卻多取烈酒之意。如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二説並存,而以王説為正解,于俞説則“備”之;沈祖棻《宋詞賞析》也從王説,以為是“一種烈性酒”;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也説“容易使人醉的‘扶頭酒’”。

  用烈酒來理解扶頭酒,落實到詞境的解釋上,多同前句“險韻”關聯起來,謂主人公為離愁別緒所苦,借詩酒排遣這惱人滋味,作詩偏不取易作的韻腳,做險韻詩句,飲酒則當然也是挑烈酒飲。如馬興榮先生的解説頗有代表性:

  ……她不但做詩,而且要做很難做的“險韻詩”;她不但飲酒,而且要喝容易醉人的“扶頭酒”。因為容易做的詩,一下就寫成了;不醉人的酒,喝了許多也不醉。這説明,她的目的不是在做詩,不是在喝酒,而是想借此消磨時間,借此麻醉自己,以求得暫時的解脫。

  此種解釋,看起來頗有説服力,與詞境而言也説得通,但其實是錯解了。聶在富《漫話“扶頭酒”》一文中指出,據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説,“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其法……其清如水,味極濃烈”。據此而論,李清照時代尚無烈酒。他認為“扶頭酒”這個名字以酒的功用命名,“扶”是“扶持”、“扶養”之意,《禮記·射義》上説:“酒者所以養老也,所以養病也”,《春秋緯·説題辭》則有“酒之言,乳也,所以策身扶老也”之語。

  也就是説,古人認為用酒有保養頭腦的功用,夜間飲酒致醉,次日起床後困乏,有如得病,是謂“酲”,用扶頭酒來解之,稱為“解酲”。這樣,説扶頭酒為淡酒,是有“科學”依據的。

  以淡酒而非烈酒來理解李清照的這句詞,則解説之法,與馬興榮等先生的理解自然會有所不同。此句中,扶頭酒是醒酒的酒,而非醉酒的酒。該詞寫臨近寒食的一個清晨,連日細雨濛濛,主人公因親人暌離而憂思難耐,面對轉好的天氣,想獨自遊春,卻意興闌珊。從時間上判斷,通篇都寫晨時,飲酒時間正合俞平伯説的卯時。“險韻詩成,扶頭酒醒”二句對讀,如是烈酒沉醉,則實難成詩,當是薄酒微醺,方能催促詩情妙筆。推測起來,詞的上片大致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

  寒食將近,柳綻花破,本是好春光,卻連日風雨瀟瀟。詞人一早起來,獨在深院高閣之上,天氣惱人,丈夫遠別,內外煎焦,心緒抑鬱,無從排遣。她喝了點淡酒,微醺之中,詩意興起,就寫了首高難度的詩——或許正是懷念離人之作——詩成之後,酒勁也消去了,方才被暫時排遣的思念之愁緒,卻如潮水一樣,退去又重來,層層疊疊,形成無法言傳的萬千心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