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門票回歸公益性

  • 發佈時間:2014-08-29 18:30:52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表示,要嚴格控制公共資源景區門票價格上漲,體現公益性。這也是國務院首次提出“門票公益性”這一概念。

  目前景區分為兩類,一種是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另一種則是像迪斯尼這種利用社會資本投資的主題公園。此次規定主要是針對前者,即利用公共資源建立的景區門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應為國家資源,屬全體國民所有,地方只是代理國家行使管理維護公共資源的義務,門票應該屬於象徵性的低票價甚至免票,這才能體現公共資源的公益性。事實上,全國景區門票價格普遍存在偏高現象,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今年早些時候出版的《旅遊綠皮書》統計,近五年裏,全國32家5A級景區門票調價,絕大部分為漲價,其中漲價16-30元的最多。景區門票的定價權利歸地方政府所有,而根據現行稅制,景區門票收入最大的收益方是地方財政,而不是中央財政,由此導致地方政府在景區管理中有著強烈的漲價動機。此次出臺《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能否抑制風景名勝區門票的價格瘋漲,關鍵要看政府職能的定位及財力解決程度。讓地方的財政擺脫吃飯財政的窘迫,解決好地方稅源問題,不讓他們把心思用在如何挖掘公共利益上。當然政府也要擺正與市場的關係,擺脫追逐經濟利益的驅動力,真正為民服務。在這方面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鑒,杭州在全面取消景區門票後,代之以景區內服務的全面提升,餐館、酒店、旅遊服務的提升後引領遊客消費增加,這同樣使企業盈利和地方稅收增加。鳳凰城則相反,自抬高進城費後,遊客大大減少,人們以這種方式抵觸漲價,換來的是地方收入和當地經濟的損失。

  從這個引申到停車費其實是一個道理。道路本是國家公共資源,一些地方和企業把某些道路資源劃成停車區域進行收費,又沒有按照規定將收費上繳到國庫,而是中飽私囊,同樣是違背公共利益原則的。隨著私家汽車這些年的飛速發展,停車亂收費現象更是越演越烈,沒有法律的規範和嚴格的監管執行,使國家資源變成了個人牟利的工具。這是一個綜合治理問題,需要依法提升行政治理能力,將國家資源真正讓百姓享用。地方政府該從門票公益性意見的出台中進行反思。加快停車收費的治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