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污泥變廢為寶

  • 發佈時間:2014-08-29 01:33: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污水處理技術已經達到與國際同步水準,但一個隱藏在背後的問題不容忽視。”北京一家環保科技企業的總經理賈小慶説。

  污泥,可謂污水的“孿生兄弟”——污水處理廠的運作勢必伴隨著大量的剩餘沉澱物。

  雖然市鎮污泥的來源不止一處,但污水處理廠無疑是其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説,只要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污泥就會相伴而生。”賈小慶説,污水處理過後,其有害物質大部分集中在污泥中,對環境的危害仍未消除。

  我國歷史上長期“重水輕泥”,本應作為污水處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環節的污泥處置一直沒有得到重視。業內專家不止一次強調——污泥問題不解決,污水問題就不算真正解決。

  危害:污泥處理不當帶來諸多問題

  某環保科技公司將含有大量傳染病病原體的幾千噸污水處理廠污泥先後數次填埋在門頭溝拒馬河的河床裏,給該地區造成重大環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0萬元……發生在2009年的此案被稱為“近年京城環保第一大案”,污泥處理不當的問題及其危害可見一斑。

  污泥處理不當帶來諸多危害。賈小慶稱:“從全國層面來講,有60%—80%的污泥是沒有經過處理的。所謂的‘衛生填埋’,實際就是將含水率80%的污泥直接填埋到垃圾填埋場或廢棄的河道。這種方法處理體量大,操作簡單,但是會造成很多問題。”

  首先是對大氣、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污泥含有諸如蛔蟲卵、大腸桿菌等病原菌,如果在污泥處理過程中不處置這些有害菌群,菌群繁衍生息時産生的惡臭會污染空氣。傳統的污泥處理方法是使用脫水設備將污泥的含水率降到80%左右,之後對其進行填埋處理或用於農田和景觀帶。污泥中含有的諸如鉛、鎘、砷、銅、鋅等,會對土地造成重金屬污染。此外,將污泥用於填埋或者農田和景觀帶,重金屬是以小的分子形式存在於污泥中,會進一步污染地下水。

  再者,污泥作為一種“粥狀物”,其在填埋後發酵産生的沼氣,容易引發爆炸。此外,污泥被填埋後表面雖然被覆蓋一層土或其他物質,但埋在底下的污泥長時間不幹,填埋場的大型設備容易陷進去,造成生産事故。

   困局:現有處理辦法受限

  除了上述的填埋處理,賈小慶還介紹了現有的幾種污泥處理辦法。

  其中一種是將污泥發酵漚肥,但無論採取厭氧漚肥還是好氧漚肥,都會産生臭氣污染,還需要大量大面積的晾曬場地,因而並不適合人口密集的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屬也未被消除,儘管環保部門早有規定,污泥只能用於園林景觀帶的施肥使用,但其實際用途往往難以監管控制,一旦污泥本身含有的重金屬隨著肥料進入農作物當中去,極易威脅牲畜和人的食品安全。

  賈小慶認為將污泥添加到水泥熟料中使用是一種不錯的資源化處理辦法,但目前水泥廠産量過剩,加之京津地區的大氣治理,很多水泥廠被轉産不再生産水泥,使得污泥用於水泥添加料的路徑越來越窄。“以北京為例,日産含水率80%的污泥4000噸左右,就目前保留的幾個污水處理廠,消耗能力每天不足10%,剩下的90%污泥沒法處理。”

  此外,進行反應釜或硫化床處理,這都需使用熱能強行將污泥中的污水蒸發掉,但是污泥在常溫下已經散發臭氣,加熱的過程會加劇惡臭的散發。而且這種辦法相當於用一種能源來消滅另一種能源,不是一種節能減排的做法。

  在國外,諸如西班牙之類的島國,採用一種叫做“深海降解”的辦法,但這種做法目前並不被國際環境組織所認可,即使被允許,我國大部分地區地處內陸,也無法實現。

  無害化處理技術:均化調理+固化

  賈小慶認為,以上提及的污泥處理辦法,除了“深海降解”之外,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降低污泥的含水率。為此,北京山水青環保科技公司通過對污泥含水率進行大量研究,最終發現了其主要成因。

  在污水處理處置過程中,往往加入一種叫做絮凝劑的化工産品,來達到水和泥快速分離的效果。這樣,污水處理的結果是水被分離出去,絮凝劑卻留在了污泥裏。絮凝劑是一種非常黏的膠狀物,實驗發現,污泥中的水被絮凝劑以各個分子的形式包裹起來,所以很難在自然的條件下揮發。成為降低含水率的瓶頸。

  山水青公司經過七八年的努力,研發出了自己的一套。

  賈小慶介紹道,首先用自産的改性劑,改變原有污泥的存在形式。因為污泥成分非常複雜,每個地區的污泥成分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個污水處理廠,每天的污泥都會有區別。所以改性成功後,需要進行污泥調理,把各種不同性質的污泥進行均化,降低後期處理的複雜程度。“均化是一個化學反應,改變了污泥的本來性質,就破壞了絮凝劑的長鏈,從而將污泥中的污水由被絮凝劑保護的狀態變成開放的狀態,水就很容易揮發掉了。”

  最後用泵將污泥打到壓濾機中,由液壓工作站對整個壓濾機裏的污泥進行強行壓制,經過45分鐘的壓榨,污泥最終由粥狀物變成固體的含水率在65%以下的泥板。由於此時絮凝劑的長鏈已被破壞,再經過短時間的處理,即在自然環境下晾曬兩到三天,基本就可以將含水率降到35%。

  “環保部要求污泥含水率65%以下就可以進入垃圾填埋場,但是我們的要求比較高,經過我們處理的污泥,還要採取了一種重金屬封裝的固化技術,將污泥中的重金屬固定在處理完的污泥中,使之不會轉移,解決污染地下水的問題。”

  前景:努力向更寬更深方向延伸

  國家宏觀上對處理污泥提出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山水青公司前期的技術已經實現污泥的無害化處理,目前正向資源化進行大膽嘗試,將污泥變廢為寶。

  “通過我們無害化處理的污泥,不做任何加工處理,就可以作為垃圾填埋場的覆蓋土使用。”這是最通常的應用。

  賈小慶及其團隊還在進行新的拓展和嘗試。據介紹,將無害化處理後的污泥加入其他成分,通過燒結,可生産成為活性炭,這種活性炭還可以作為建築材料的骨質材料,如陶粒,用陶粒可做出空心磚、隔墻板等。這是污泥往建材方向發展的深度資源化的一種途徑。

  “將處理後的污泥作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輔助燃料也是一種利用方向,環保部對其標準要求是污泥的低位熱值要高於2500千焦每千克,我們處理後能夠達到2800千焦每千克,完全符合標準。”

  據賈小慶介紹,該公司的污泥處理技術至今已運作兩年,目前的系統可以滿足一個十萬人城市的污泥處置。

  “我們的技術與其他污泥處理技術相比,具有經濟優勢,由於場地直接設在污水處理廠中,便於監管,整個處理成本,包括人工、動力、調劑、設備養護等,換算到每噸污水中則只需要0.5元的費用。一個10萬人的城市,只需要一個四百平米的車間加一兩百平米的污泥週轉場就足夠,節約了土地。此外,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污泥對大氣、水資源和土壤的污染,打下了污泥資源化利用的結實基礎。”

  “我們的團隊希望進一步提高技術的自動化程度,在深度資源化領域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進,在末端再加入設備直接打造成品。努力朝著更寬、更深的方向延伸。”賈小慶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