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屆珠三角“水交流會”九月東莞啟幕

  • 發佈時間:2014-08-29 01:32:5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4日至5日,首屆珠三角(東莞)水處理創新交流會(以下簡稱“水交流會”)將在東莞松山湖高新區舉行。8月26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透露,“水交流會”吸引了200多位水處理行業的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家報名參加,將就中國水務産業政策與焦點、水處理技術創新與産業變革、商業模式創新與發展、珠江三角洲(東莞)水處理項目技術與解決方案等展開專題研討。

  100多位水業“大腕”參會

  本屆“水交流會”為首次舉辦,會場選在東莞松山湖高新區。主辦單位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由廣東中以水處理環境科技創新園有限公司、東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家東莞企業聯合承辦。

  “水交流會”設置了4個主題單元。在“中國水産業政策與焦點”單元中,水務主管部門領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將就中國水産業政策與焦點問題進行演講;在“尋脈問診——東莞及珠三角水問題、技術需求及解決方案”單元中,專家們將從污水深度處理、流域水生態修復,污泥處理處置三個方面分析東莞及珠三角水問題、技術需求,共同尋求水處理創新的解決方案;“合作共贏”單元將展示創新的商業模式與成功的國際合作範例;在“發展保障—投融資與政府公共管理服務變革”單元將聚焦投融資與政府公共管理服務,為環保水處理企業在發展之中解決商業模式之困,並就政府投資與市場投資中間進行銜接。

  另有“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創新競賽”與“現場參觀中以産業園展廳、松山湖展廳及污水深度處理示範工程”等活動。屆時,圍繞“東江飲用水安全系統評價研究”、“城鎮污泥處理現狀和發展趨勢”、“未來污水處理概念廠”等學術前沿課題,來自中科院、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一批水行業知名的專家、學者將發表演講,探討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截至8月26日,報名參會人員已多達200多位,其中包括100多位水行業知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包括北控、首創、桑德國際、碧水源、博天環境、天津津膜等國內知名大型水務企業負責人。此外,參加會議的還有行業協會、商會、創投機構、高校研究機構等。

  “水谷——水技術創新綜合服務平臺”上線

  今年年初,國家環保部通過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據業內人士介紹,其投資預算估測高達2萬億,高於治理大氣的1.7萬億。目前,正處於“水十條”計劃出臺的前夜。

  本屆“水交流會”的主題定為“水處理産業變革與創新”。內容之一是“技術競賽”。由承辦單位中以産業園和東莞水投共同向全球範圍擁有先進技術者懸賞,以求解決水處理中的“除砂”難題。據介紹,“除砂”即污水系統中的無機顆粒去除,是水處理中的頂級難題之一,在中國南方尤為顯著,已成為影響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以及污泥處理處置的重大因素。本次會議發出方案徵集通知後,已獲得熱烈響應,將在交流會中由水行業專家評委會對參評方案進行最終評審。

  內容之二是“水谷——水技術創新綜合服務平臺”上線。該平臺由東莞水投與中以産業園合作搭建,平臺以“大數據、大整合、大金融”為開發理念,以水技術創新相關資訊諮詢專業數據庫為基礎,整合水技術供需方、專家團隊、專業服務機構、政府和行業協會等各方資源,開展産學研合作和技術交易,最終通過引入金融資本,實現技術的産業孵化。該平臺預計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建設,期間分期推出不同服務板塊,首期“資訊檢索、專家評價、項目合作、成果展示”4個板塊將於本屆交流上發佈上線。

  “水交流會”還將舉辦一系列項目對接活動,推動先進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資本與市場的緊密結合,強調活動的互動與水務供需方的交流。為此,會議除邀請嘉賓演講外,還將採用分論壇的形式,通過議題研討、多邊會談和圓桌會議等活動促進參會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投資公司的對接與交流,推動水産業與水技術的發展。

  “水交流會”計劃永久性落戶東莞

  主辦方為什麼會將珠三角水交流會選在東莞,並計劃永久性落戶東莞。

  據中國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水工業委員會主任董元喜介紹,東莞是珠三角經濟重鎮,也是全國水行業的一大重鎮,東莞的污水廠約有40座,在全國地級市裏中最多,並且起步很早,市場化程度很高,在全國率先用BOT模式建設污水廠,政府累計投入100多億元建設污水廠,水處理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已有相當的規模。

  承辦單位廣東中以水處理環境科技創新園有限公司同時也是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産業園(簡稱中以産業園)的策劃、建設和運營商。中以産業園董事長潘華耿認為,參加本次水交會參會人員大多擁有先進技術,或佔有很大份額水處理市場,通過促進市場和技術的對接,將有效實現水處理技術供需雙方的交流與合作,甚至直接通過會議交流實現項目的承接。

  ■精彩觀點

  中國國際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主任董元喜:今年年初,環保部宣佈,已通過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廣泛徵集意見後上報國務院,根據掌握的情況來看,投資計劃高達兩萬億,超過了大氣治理的1.7萬億。現在,已經處在了“計劃”出臺的前夜,它必將給整個水行業帶來深刻的巨變。水行業如何變革與創新以迎接挑戰,成了整個行業現在關注的熱點問題。

  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産業園正在打造“國際水谷”,而東莞作為珠三角重鎮,也是水行業的一大重鎮,在這裡、在這時舉辦一個行業的交流會,恰逢其時。

  我們的著眼點是推動水處理行業的跨越式發展,在全國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産業,因此,東莞是非常好的地方。一是政府支援力度大,有非常強的地方經濟實力支撐。二是有已經建立,且被科技部認可的“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産業園”。三是東莞工業基礎好,是産業化重鎮,也事實上是全國水行業的重鎮。東莞的污水廠有40座,在全國地級市裏是最多的,並且起步很早,市場化程度很高,水處理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已有相當的規模。無論何種技術都適合實驗和應用,還能快速産業化。

  從會議的指導思想上,我們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要研究國家層面的問題,樹立起頂層設計的理念,也要研究實施的方案,解決東莞和珠三角水治理的課題,既要研究技術問題,也要討論實現途徑,既要交流國內經驗,也要學習國際經驗。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會議,引起社會對環境治理、污水治理的關心,樹立東莞政府注重環保,東莞在建設國內水處理中心的形象。還希望,這次會議能對東莞和珠三角解決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區域整體水環境改善起到現實的作用。

  中以産業園董事長潘華耿:去年國家發改委將中以産業園列為中國—以色列高技術技術合作重點區域之一,如何推動兩國技術合作,我們將水交流會作為一個重要的抓手,本次會議取得了以色列經濟部、環保部的大力支援,我們今後還將與以色列非常有名的國際水展形成東西互動,結成姊妹會議,水展重在展示,交流會重在項目的對接。

  從中以産業園的發展戰略來説,中以産業園是一個高端國際合作平臺,通過引進國際先進水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後二次創新為我所用,服務於中國的水環境治理。舉辦水交流會,邀約一大批國際、國內企業,努力促成企業、技術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産業園“平臺戰略”的必然要求。

  中以産業園的目標是打造國際水谷,形成水行業上下游産業鏈的聚集地,為此,我們需要聯絡和接觸國內外盡可能多的優秀水企業,展示産業園的形象,為今後招商入園做好準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