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搜索引擎遇到資訊“遺忘權”

  • 發佈時間:2014-08-29 01:33: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矽谷驛站

  2014年的整個夏天,歐洲上演了一場主題為保護網際網路隱私的“好戲”。

  今年5月,歐洲最高院宣佈,人們有權將自己認為不必為他人所知的個人資訊,從網際網路查詢結果中刪除。也就是説,歐洲各國確認了網際網路個人資訊“遺忘權”的合法性。此後至今,網路搜索引擎旗艦企業谷歌,收到了大約10萬歐洲網民的申請,要求將超過30萬條與他們個人資訊有關的網路連結,徹底從搜索結果中遮罩掉。

  可以預測,加州很多網民很快也將行動起來。因為加州政府通過的“刪除鍵”法案,將在2015年1月正式生效。該法案重點針對的是18歲以下青少年的網際網路隱私權。

  網際網路資訊“遺忘權”一經由歐洲最高院提出,著實讓谷歌有點“手忙腳亂”。據統計,谷歌收到的“遮罩”申請佔到了歐洲網民對網際網路引擎企業提出申請總量的53%。截至目前,谷歌還沒有公佈具體的應對方案,但公司宣稱,要以最負責任的態度,竭力處理好歐洲網民的相關申請。

  儘管説,“遺忘權”在很多方面還可以推敲,但確實,申請從搜索結果中遮罩個人相關資訊,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就拿那些張貼在網際網路上,對某些人的報復性色情照片來説,受害者完全有理由讓谷歌利用技術手段,將其與個人姓名搜索結果遮罩。

  根據谷歌的聲明,公司將認真對待網民的要求,酌情遮罩。“根據時效性、相關性和合法性,基於一事一議的原則,將相關網頁遮罩在搜索結果的範圍之外。” 事實上,面對花樣繁多的遮罩申請,谷歌高管們此時此刻如坐針氈。據稱,目前在大量的申請者中,還有很多是新聞記者。因為換掉了以前的工作,這些記者們希望谷歌的搜索結果中,將他們在之前媒體發表作品的網路連結遮罩掉。此外,還有一些申請者要求谷歌遮罩掉在各種網站上對自己同名人的報道。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市場的監管者們正在讓谷歌和其他網際網路搜索引擎公司,做一些與它們創立初衷背道而馳的事。他們認為,搜索引擎的社會責任就是要讓公眾可線上獲取海量資訊,讓搜索引擎來“剔除”一些不合適的搜索結果,是一項違反了“搜索直覺”的決定。

  相反,歐洲一些網路監管機構對谷歌目前的“表現”,依舊不是非常滿意。由於谷歌每次遮罩其搜索結果中的一個網路連結時,都會通知相關網站,這使得一些“遮罩事件”又成為了新聞爆料,而再次在網上“發酵”,致使此前的申請者不得不再次提出更多的遮罩申請。而谷歌對“遮罩通知”必要性的解釋是,免於公司涉嫌侵權糾紛。

  其實,目前只有不到5%的歐洲網民使用谷歌搜索引擎,申請遮罩的網路連結,依然可以被其他地方的網民瀏覽。不管怎樣,谷歌今年的“歐洲夏季行”,再次將網際網路“無邊界”的論述和資訊隱私的討論引向輿論的中心,很多其他國家的網路監管機構,正在拭目以待。(文/楊靖 編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