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基礎研究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
- 發佈時間:2014-08-29 01:32:3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何讓基礎研究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怎樣讓基礎研究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近年來天津市不斷開拓創新思路,採取了許多招法,探索出許多成功的經驗。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實施高校科技創新工程。近年來天津市實施了高校科技創新工程,在駐津的高校中普遍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大了高校成果的轉化力度。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已組建了8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8個轉化中心啟動運作至今,組織80多支創新團隊、博士服務團深入企業解決難題,與各區縣、功能區建立40多個産學研合作基地,舉辦20多場對接座談會,500多名專家教授與200多家企業面對面洽談,就100多個項目合作達成意向,與企業簽訂橫向技術開發合同500多項,技術成交額超2億元。與天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共同組織“科技成果對接午餐會”,小小午餐會,構建大平臺,探索高校超過轉化新模式。利用每週三的午餐時間由專家發佈科技成果,企業依據需求對接技術並由金融公司跟進投資優質項目,技術經紀人將全程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截至目前已舉辦五期,已有十幾家企業在技術經紀人的專業服務下分別與天大內燃機研究所、機械學院、環境學院、化工學院的專家們達成了合作意向並由金融公司跟進投資。三方將共同推進項目落地,延伸産學研合作鏈。天津工業大學轉化中心與西青、武清、大港、津南等區縣建立光電、新材料、自行車等産學研合作基地。南開大學與津南區政府簽訂協議,建設南開大學津南研究院,將清潔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優秀科研成果就地孵化,預計5年後可實現新增産值15億元。
與此同時天津市還通過研究,提出了高校科技創新對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評價指標,以此為依據對高校進行檢驗考核。目前天津市基於駐津的15所開設理工農醫類學科的高校數據,完成了初步研究報告,提出了促進高校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建議,為進一步探索建立與高校特點相適應的科技統計、分類評價和激勵機制積累了實踐經驗。
——加強知識創新體系建設,推動院校重點實驗室發展。近年來天津市加大了對重點實驗室認定和管理工作。一是對於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建設期間給予建設經費配套,並在場地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二是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中重點佈局,建設一批市級重點實驗室,累計達到96個。三是成立重點實驗室創新戰略聯盟。圍繞先進製造、新材料、醫學健康、生物與醫藥、化學與化工、資訊與電氣工程、農業與食品、城建與環境等領域,成立了8個創新戰略聯盟。聯盟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的原始創新優勢、企業重點實驗室的技術創新優勢,探索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産業的結合,開展協同創新、合作交流,培養人才,實現合作共贏。四是在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及立項時給予重點實驗室優先照顧,培育更多的重點實驗室進入“國家隊”。在上一個評估週期內,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共承擔各類科技項目6310項,獲資助經費24.09億元,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219項,發表學術論文11563篇,申請發明專利1785項、授權867項,高水準成果層出不窮。天津大學“水利工程倣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重大水利工程安全性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糯扎渡、向家壩等60余項重大水利工程,為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與安全運作提供了重要支撐;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世界上首次測定STIM1蛋白的精確三維模型,完整揭示了該蛋白激活的分子機理,對相關藥物設計具有重大意義;天津工業大學“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過程重點實驗室”成為我國膜材料與膜過程領域進行原創研究、技術創新和産業化的重要基地之一,並孵化出膜天膜科技這樣的上市公司。
——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及服務體系建設,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近年來天津市通過推動企業重點實驗室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積極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形成技術研發與技術轉化、成果産業化創新環節互為支撐、創新要素彼此銜接的良性迴圈,促使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據統計,全部111個(籌建)企業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都是科技型企業,其中科技小巨人企業有81個。企業重點實驗室的發展不僅帶動了行業進步、升級的前沿技術、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還為本行業各類企業提供服務。同時,鼓勵企業重點實驗室與院校聯合共建。共建單位不僅有坐落天津市的高校,也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外地著名學府,與實驗室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技術提升、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促進相關領域産業升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