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投資門檻降出新天地

  • 發佈時間:2014-08-29 01:32:3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武衛紅 吳燕婷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期待已久的新三板做市商系統于8月25日正式上線。業內人士表示,引入做市商制度後新三板市場交易將漸趨活躍。隨著市場定價和融資功能不斷完善,新三板市場將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從當天交易情況看,4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首嘗做市交易,成交活躍,部分公司股票振幅較大。股轉系統交易數據顯示,當天共有48隻股票有成交,易維科技、行悅資訊等個股表現活躍,部分個股漲跌明顯。

  股轉系統做市商制度開啟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8月18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新三板、中國結算北京分公司聯合組織有關各方進行了實施做市轉讓方式相關技術測試和業務準備工作,正式實施做市轉讓方式的條件基本成熟,並於25日正式做市轉讓方式。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66家主辦券商獲得做市業務備案,其中,做市業務實施之日將有42家做市商為43家企業做市。此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做市業務管理規定(試行)》于2014年6月5日出臺,從而確立了股轉系統做市商制度的開啟。

  所謂做市商制度,即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獨立證券經營法人作為特許交易商,不斷向公眾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

  記者從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獲悉,首批申請採取做市轉讓方式的掛牌公司在規模、品質、財務狀況等方面總體較好。43家掛牌公司2013年平均總資産2.32億元,較掛牌公司均值高出47.8%;平均凈資産1.16億元,較掛牌公司均值高出92%;平均凈利潤2034.23萬元,較掛牌公司均值高出154%。

  在業內人士看來,做市商制度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流動性問題,還可以幫助市場保持穩定,從而吸引更多市場投資者,為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市場交易有望漸趨活躍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新三板市場快速成長,掛牌企業數量和市值不斷增長,但在協議轉讓為主的交易制度框架內,市場交易持續低迷,甚至被稱為“名不副實的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共達1083家,總市值約2000億元,市場交易量已經達到35億元,但與場內市場動輒萬億元的交易額相比,仍然處於非常低的水準。

  從換手率看,新三板年換手率維持在1%~5%的水準,同樣大幅低於其他板塊市場。新三板市場交易極度不活躍,導致作為新三板基本功能的定價功能、融資功能存在一定缺陷。

  華泰證券研究員羅毅表示,做市商制度對激活新三板市場交易具有兩方面的天然優勢:一是做市商以自有資金買賣做市證券,市場是否活躍直接關係到做市商盈利狀況,激勵充足;二是做市商專業的定價能力。

  業內人士還表示,場外市場交易相對不活躍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面臨的普遍問題,美國NASDAQ、OTCBB以及台灣興櫃市場的成功經驗表明,做市商制度在激活市場流動性上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降低投機價格波動風險

  以今年5月27日九鼎投資的股價“蹦極”事件為例。此前該公司的股價曾達到850元/股,成為中國股市“最貴”股票,但5月27日下午九鼎投資以1元/股的價格成交11000股,當日該公司另一筆股票交易的成交價格是800元/股,股價漲跌幅達到-99.88%,次日九鼎投資股價又以950元再創新高。這種“蹦極”不僅令人觸目驚心,也極大地放大了新三板市場的投資風險。

  “多元化的交易方式將進一步活躍新三板市場,從根本上解決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新三板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李玲説。

  但業內人士還表示,短期內做市商制度的效果還有待觀察。做市商制度啟動初期,做市交易成交量或不會立刻活躍,原因在於很多券商還沒有開發完成做市策略軟體,同時這也涉及人員結構的調整。

  此外,市場準入、投資者門檻以及投資者結構等因素都會對做市商制度具體效果産生影響。未來新三板應持續降低投資者門檻,形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格局,減少投機下的價格波動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