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華融引戰略投資者增資逾145億 擬明年底擇機上市

  • 發佈時間:2014-08-28 20:39: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韓潔、何雨欣)中國最大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總資産逾4000億元的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8日宣佈,其增資擴股暨引進戰略投資者方案已獲國務院和國家監管機構審批,共計從八家戰略投資者增資145.43億元人民幣,佔增資後股份總額的 20.98%。引資後華融擬於2015年底擇機上市。

  當天的簽約儀式揭開了八家戰略投資者的“神秘面紗”,它們是增持投資的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以及新引入的美國華平集團、中信證券國際、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中金公司、中糧集團、復星國際和美國高盛集團7家投資者。此次增資後,華融的最大股東——財政部持股比例由此前的98.06%降為77.5%。

  引入戰略投資者擇機上市,是中國華融“改制—引戰—上市”市場化改革三部曲的重要一環,是繼2012年10月12日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預示著中國國有金融資産管理行業轉型的提速。

  10多年前,為最大限度保全資産,減少損失,中國成立信達、華融、東方、長城4家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分別承接中、農、工、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剝離出的鉅額不良資産。4家公司以發行債券形式向四大銀行購買總計1.4萬億元的不良資産。2007年,四家公司宣佈,已全面完成政策性不良資産處置任務,開始面臨業務轉型的新課題。

  2012年,最早成立的信達成功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並於2013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開創了國有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上市的先河。

  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在簽約儀式上説,華融增資擴股得到全球80多家中外投資者關注,此次成功引入八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是國有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中首次實現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有益探索,標誌著中國華融從此邁入國有、外資、民營多種所有制資本共同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實現股份多元化的新時期,也開啟了中國華融市場化、多元化、綜合化、國際化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賴小民表示,未來中國華融將與戰略投資者在資産管理、投融資、投資銀行、金融租賃、産融結合等業務領域以及風險管理、內控制度建設、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並將以引戰為契機,改進與規範公司資訊披露、財務管理、IT治理,提升公司內控管理水準,加快上市步伐,實現中國華融從資産管理公司向綜合金融服務商戰略轉型。

  中國金融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為華融轉型提供良好契機。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正處在減速轉型的關鍵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産能過剩嚴重,加劇市場跌宕起伏,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導致企業還款能力下降,銀行不良資産不良率反彈,市場金融風險加大。

  不過,不良資産的增長為資産管理公司帶來更多業務機會。“處置不良資産是華融的長項,逆週期經濟增長下,華融能為企業生命全週期提供服務。”賴小民説。

  中國金融服務市場的商機也吸引海外投資者關注。此次引資3家外資機構中,低調的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華平進入公眾視野。進入中國20年來,該基金已投資80多家中國企業,在華投資總額超過40億美元。此前有媒體報道,此次華平投資額近華融增資後股份總額的7%。

  美國華平投資集團亞太區總裁黎輝告訴記者,此次投資華融是華平集團全球金融服務業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也是華平在中國單筆最大投資項目。

  “華平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黎輝説,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還將保持穩定的增長,並且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依然將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一輛重要馬車,市場對融資的需求將繼續保持旺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