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區家庭農場悄然興起

  • 發佈時間:2014-08-28 10:55:11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張廣艷 報道

  2013年“家庭農場”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稱鼓勵和支援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如今,作為土地承包的一種新方式,家庭農場正在新區悄然興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區工商登記的家庭農場已超過10家。不過,缺少資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加之融資困難引發的隱憂成為制約家庭農場發展的重重障礙。

  註冊家庭農場超10家

  在新區首批家庭農場註冊中,漢沽街香園家庭農場就是其中一家。香園家庭農場負責人孔凡彬告訴記者,正是看到國家有關部門對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他才註冊成立了家庭農場。成功創建家庭農場後,孔凡彬對自己的産業發展更有信心了:“今後,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除種植葡萄外,我還計劃搭建大棚進行蔬菜種植等,讓農場多元化發展,肯定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新區工商登記的家庭農場已超過10家。其中,家庭農場模式已涵蓋魚苗養殖、果樹蔬菜和農作物種植等多個領域。

  “如今,新區制定出臺多項措施支援培育家庭農場發展。”新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已出臺八項惠農富農措施,其中涉及鼓勵集約、節約和適度規模化發展,培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支援具備條件的農戶成立家庭農場等。此外,在農民教育培訓方面,今年新區還計劃重點培養以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

  融資難成為發展瓶頸

  不過記者採訪中發現,雖然家庭農場這一土地承包的新方式正在興起,但各種條件制約和高成本下,資金缺乏、融資難成為擺在承包人面前的一大難題。“養殖業投入較大,資金短缺是制約經營規模擴大的最大難題。”新區一家庭農場負責人崔立國告訴記者。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魚苗養殖為例,10畝規模的養殖池每一養殖週期內僅飼料成本就超過20萬元,“由於滿足不了銀行相應的貸款條件,目前籌資渠道仍以個人為主,想要擴大生産規模並不容易。”

  這不是一個特例。與崔立國一樣,孔凡彬也遭遇了融資難,“原本計劃新修農場內的道路、擴建大棚等設施,但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資金投入僅靠自籌方式很難實現。”

  在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傑凝看來,解決家庭農場融資難,需要創新經營模式,可採取農戶土地入股的方式,來實現土地的集中經營,從而提高生産效率。此外,需要完善農業融資渠道。雖然國家下達多項文件助力農業金融發展,但是實際效果不佳。除了落實到位外,還應該引入社會資本來投資農業發展。

  此外,記者注意到,由於部分農産品價格波動較大,收益不穩定也成為制約家庭農場發展的桎梏。

  對此,宋傑凝則認為,確保收益需要承包人具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現代行銷觀念,採取訂單農業模式來拓寬銷售渠道等。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對承包人進行一定的指導,並完善農業金融機制、降低農業貸款門檻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