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小帆船”變成“大航母”

  • 發佈時間:2014-08-28 08:50:0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截至目前,山東省工商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已達到11.18萬家,成員總數148萬戶,成員出資總額2324.1億元,合作社登記總數、成員出資總額均居全國首位。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蓬勃發展有效解決了單個農戶‘辦’不了、集體‘統’不了、政府‘包’不了的事情,實現了勞動力、資金、技術、土地、設備等生産要素的整合,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助推了農業標準化進程,提升了農業産業化水準,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山東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説。

  為此,山東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作用,加大資金扶持力度,2011年以來累計籌集資金4.25億元,採取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每年遴選800家以上的重點合作組織進行扶持,支援其改善生産經營條件、組織標準化生産、提供資訊和技術服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合作組織做大做強,增強引領帶動能力,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範快速發展。

  農民:同樣一畝地,收入翻一倍

  今年63歲的丁玉安是萊蕪市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曹家莊村的一名農民,也是山東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

  説起自己的種菜經歷,老丁打心眼兒裏感激明利合作社。他説:“我家總共有一畝菜地,沒參加合作社前,我一年毛收入也就3萬元;2009年,我把菜地交給了明利合作。去年我領到了29494元的紅利,我和老伴在合作社基地打工,一年的工資收入是3萬多元,全加起來一年收入6萬元。”

  明利合作社是萊蕪市第一家蔬菜種植與銷售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社員由54戶發展到248戶,資産價值由10萬元擴增到631萬元,年銷售收入由200萬元增加到700萬元,年可分配盈餘由3萬元增加到30萬元。

  在明利合作社理事長陳明利看來,合作社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很關鍵的一條是找準了合作社與社員的利益結合點。據了解,明利合作社探索了土地入股的新模式:按照土地不同等級,每畝地以1000元到1800元不等的價格入股,土地入股後具有相同的分紅資格。合作社成立以來,累計向社員分配盈餘100多萬元。

  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的多數合作社已從初期的技術、資訊、購銷服務發展成為技術、土地、資本等股份制合作,形成了以産權為紐帶、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經濟共同體。

  陳明利告訴記者,合作社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還要感謝財政。他介紹説,明利合作社是借助於國家大力扶持合作社的契機成立的,2007年成立後,合作社先後獲得各項財政補貼300多萬元。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財政支援農民合作組織創新試點項目後,明利合作社獲得了100萬元的扶持資金。

  據山東省財政廳農業處調研員王昱東介紹,自2013年起,山東省啟動實施了財政支援合作組織創新試點工作。該省從全省8.3萬家合作組織中遴選確定了首批60家經營規模最大、覆蓋區域最廣、生産經營最好、與農民利益聯結最緊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共計5000萬元的財政支援,打造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航母”和“龍頭”。

  據統計,這6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3.84萬戶,試點項目總投資2.84億元,主要用於改善生産經營條件,延長生産經營鏈條,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開展品質認證、品牌培育、市場行銷等。

  合作社:讓農民組團“上市”

  “過去養豬怕賠本,現在有了合作社做靠山,就能避風險,賺大錢……”泰安市岱岳區良莊鎮養豬大戶張猛樂滋滋地説。

  張猛是泰安吉利標準化養豬專業合作社的社員。他從2005年起開始養豬,2006年加入了吉利養豬合作社。養豬規模由當初的不到10頭,現已發展到了120頭,僅養豬一項,全年純收入達到50萬元。

  吉利養豬合作社理事長張彥來告訴記者,讓農民組團“上市”,就是合作社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規模養殖戶”的運作模式,與廣大社員組成一個産供銷一體化、自我服務和管理的經濟組織,為入社社員提供“統一良種供應、統一生産資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標準化管理、統一資金互助、統一品牌經營”的“六統一”服務。目前,合作社已發展社員360戶,年出欄無公害生豬30萬頭,戶均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並輻射帶動周邊縣市50多個鄉鎮、1600多個農戶發展標準化生豬養殖業,引領農民走上致富路。“吉利養豬合作社這些年先後得到財政補貼及各類扶持資金162萬元。”張彥來告訴記者。

  據了解,多年來,農村種養大戶、技術能人、經紀人等一直是山東省創辦專業合作社的主體。從近幾年發展的趨勢看,一些農業龍頭企業、基層農業服務站、供銷社、科協等單位和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已成為合作社建設的重要力量。

  地處“中國生薑之鄉”萊蕪的泰瑞農産品加工專業合作社,便是由農業龍頭企業——萊蕪泰豐食品有限公司領辦的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泰豐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與卿説,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的優勢,目前已輻射帶動生薑種植基地2500萬畝,帶動姜農逾萬戶。

  上聯龍頭企業,下聯農戶。合作社的發展,切實解決了小生産與大市場的矛盾,拉長了産業鏈條,為農民增收致富搭建了平臺。

  記者在山東採訪時發現,許多合作社已不再局限于在本村、本鎮、甚至本縣發展,而是發展成為跨區域的經濟聯合體。

  在淄博市臨淄區,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甚至把“手”伸到了省外,這就是朱臺農機專業合作社。據該合作社理事長楊士前介紹,朱臺合作社現有社員351戶,裝備農機具1300多臺(套),社員年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的有120余戶,機械總值25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58戶,社員機械年作業收入達1200萬元。

  朱臺合作社是淄博市重點扶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13年,淄博市財政共計投入827萬元,採取補助方式支援了4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王昱東介紹説,山東財政在兼顧全省面上合作組織發展的同時,堅持每年遴選一批規模化水準高、組織管理規範、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合作組織,集中資金予以重點扶持,鼓勵其“抱團”發展和跨區域聯合。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發展大型聯合社360家,土地合作社3855家,開展信用合作的合作社4830家,入社土地55萬餘畝,信用資金達到39億元。

  “目前來看,合作社的發展,調整了農村經濟結構,推廣了先進生産技術,提高了專業化生産水準,增加了農民收入。”王昱東説。

  政府: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

  “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成為山東省各級政府扶持農業産業,實現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的一個新平臺。”王昱東對記者説,“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各級政府整合政策資源,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把合作社作為承擔政府發展項目的主要對象。”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山東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法規和政策措施,大力促進和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按照省裏的總體要求,各地也都健全了工作機制,配套出臺了政策措施。

  王昱東介紹説,為扶持合作組織做大做強,近幾年來,山東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每年都安排專項資金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並積極創新扶持方式。

  2013年,針對合作組織貸款難、貸款貴、貼息政策難落實等問題,山東省財政注資5000萬元支援成立了農業融資擔保公司,通過直接擔保或再擔保的方式,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擔保服務。

  除資金扶持外,山東省財政部門還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支援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承擔現代農業生産發展、糧棉油高産創建、“菜籃子”産品生産、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綜合開發産業化經營、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控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項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也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工程”,著力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

  為了帶動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快速發展,山東省財政廳還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支援開展示範社創建活動。

  “在財政資金的扶持帶動下,山東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蓬勃發展,對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真正發揮了‘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産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的重要作用。”王昱東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