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車險改革進入“深水區”

  • 發佈時間:2014-08-28 01:00: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林遠 李唐寧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發佈了《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將商業車險費率分為三個部分計算,逐步擴大財産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厘定自主權。

  對此,業內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是政府推進車險費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未來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範圍還將隨著費改的推進而不斷擴大,在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權的同時,也可能對保險公司的業績構成進一步壓力。

  現行商業車險存不公平不合理問題

  目前,車險費率的厘定是以新車購置價作為重要定價因素,僅與座位數、車齡等相關,保費與風險程度的相關度不高。此次車險費率改革將充分考慮車型因素,將零配件價格、出險率、賠付率作為定價的風險因子,並根據零配件價格、出險率及賠付率的差異,保費標准將有所不同,更能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上各保險公司的車險條款都是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統一條款,分為A、B、C三款,分別以人保、平安和太保三家公司為代表,市場份額各佔74 .66%、13.72%和11.62%。

  由於各保險公司在選擇保險條款時只能全部選擇三款中的一款,也就意味著,一家保險公司的車損險選擇了A款,那麼三者險、盜搶險等其他選項也必須選擇A款。這種限制直接制約了消費者擁有更大的選擇餘地。

  此外,高檔轎車、高檔越野車以及高檔休旅車的所謂“三高”車型,因為零整比較高的原因,也一直是保險公司賠付的重災區。

  “零整比”是指汽車所有零配件價格之和與其售價之比。中國保險行業協會4月發佈的“零整比”報告中,系數最高的是北京賓士C級某車型,高達1273%(這意味著更換這款車的全部零配件所花費用可以購買12輛新車);系數最低的是271%,高低相差四倍多。

  除了“零整比”之外,不同車型的出險率、賠付率差別同樣很大,如雷克薩斯某係車型出險率超過80%,而精靈SM A R T出險率不到35%,出險率相差超過一倍。北京賓士C級賠付率高達近150%,而長安奔奔賠付率僅為60%左右,相差兩倍多。

  這樣一來,在同樣損失程度情況下,“三高”車型獲得了比其他車型多得多的賠付。事實上“三高”車型往往是高價豪華車型,按照現行車險定價方式,他們並沒有支付更多的保費,而那些多出的賠款,來自於那些低“零整比”、低出險率和低賠付率車型,存在明顯的“劫貧濟富”現象。

  不僅如此,在現行車險條款下,頻繁出險的車輛與長期不出險車輛間的保險費率差異不大。按照規定,各保險公司大都執行一年不出險,保費降至81%,三年不出險降至70%的規定,即70%是保險公司可以給客戶的最高優惠。

  人保財險一位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有數據顯示,近80%不出險的低風險客戶的保費,用於支付賠償了20%左右的常常出險的高風險客戶。

  未來商業車險費率由市場決定

  業內專家指出,現行的費率結構存在不公平不合理問題,低風險客戶費率偏高,保費與其風險狀況不相匹配。改革後費率與風險掛鉤“三高”車型費率上漲,低風險客戶的保費將有望降下來,費率更加公平合理。

  面對現行車險存在的問題,監管層也正在積極研究,希望能破陳出新。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前段時間表示,商業車險改革要堅持市場化方向,把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的制定權交給保險公司,把對商業車險産品和服務的選擇權交給市場。在費率方面,應以市場化為導向,賦予並逐步擴大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擬定自主權。

  在業內看來,《指導意見》的面世正是改革的重要一步。

  《指導意見》提出,將商業車險費率分為基準純風險保費、基準附加費用、費率調整系數三個部分計算,並要求保險行業協會按照大數法則,建立商業車險損失數據的收集、測算、調整機制,動態發佈商業車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

  據介紹,這裡面的基準純風險保費,將採取車型定價方式,引入車係系數,車型不同車係系數就不同。未來車型將結合每個車型零配件價格和維修成本,實現對具體車型車險具體定價,例如某些車型的零整比系數越高,賠付成本越高,相應保費就可能越高。此外,車的行駛里程、約定行駛區域、投保車輛數、絕對免賠額等因素都將影響車險費率。

  專家表示,未來市場擁有對商業車險的産品和服務的選擇權。一旦車險費率市場化之後,車主們面臨的不是單一品種的車險險種,而是各種根據車主需求量身定做的車險險種,定價標準則由保監會決定。這可能會使統一保險條款的形式迎來終結,未來機動車損失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機動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機動車全車盜搶保險四大主險中,投保人可以選擇投保全部險種,也可以選擇投保其中部分險種。而現行的規定則是投保各類車險險種都需以先投保車損險為前提。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商業車險核保系數除了受“車”的因素影響外,還將受“人”的因素影響,包括駕駛技術、駕駛習慣、駕齡、年齡、性別等,而駕駛者的出險理賠記錄、違章記錄和行駛記錄等也將成為車險價格浮動的重要因素。

  上述人保財險負責人就提到,車險費率改革後,出險理賠和違章記錄將成為重要指標,而車險費率將打破現行70%折扣限制,給安全駕駛記錄良好的車輛以更大的折扣優惠。反之,安全記錄差、經常出險的車輛可能面臨保險費率的大幅上漲。想省錢也有途徑,安全駕駛,提高車輛的可維修性,最終實現社會、保險公司、投保人多贏。

  據業內分析稱,實現這種浮動的基礎是大數據,依靠車聯網技術提供的車主實際駕駛時間、里程數、地點與具體駕駛方式等各類行駛數據,保險公司再評估車主駕駛風格,駕駛風格良好的車主能得到更低的車險費率。

  逐步擴大商業車險費率厘定自主權

  除上述表述外,《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保險監管機構將根據保險市場發展情況和保險市場成熟程度,逐步擴大財産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厘定自主權,最終形成高度市場化的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

  據知情人士透露,根據監管層最新的進度安排,未來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實施步驟將分三個階段:

  首先由行業協會制定、發佈商業車險行業示範條款,行業基準純風險保費、主要費率調整系數及其使用方法,供保險公司參考使用。保險公司可經行業協會預審後,向保監會報批創新型條款,可在一定範圍內擁有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權。

  其次,行業協會進一步豐富示範條款種類,並定期調整、發佈行業基準純風險保費,供保險公司參考。

  再次,繼續擴大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自主定價權,完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健全車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實際上,目前保險公司在車險這項業務上並沒有太大的甜頭可嘗,此前公佈2013年度車險承保利潤的49家保險公司中,除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三家上市險企實現承保獲利外,其餘46家公司全線虧損。

  穆迪保險業分析師嚴溢敏表示,費率改革之後可能使得費率降低,對保險公司趨於疲弱的車險市場承保業績將進一步構成壓力。商業車險費率改革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一些不理性的價格戰,可能對保險行業産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小型保險公司缺少規模以及歷史賠付數據,在市場放開時難以和大公司展開競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