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險資換馬甲賺股市

  • 發佈時間:2014-08-27 04:38:14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比高調惹爭議的二級市場舉牌,保險資金近期對一級市場定向增發的興趣漸濃。就連之前因頻頻舉牌被稱為“野蠻人”的生命人壽,也有轉戰定增的打算。

  保險資金參與定增並非新業態,但今年該投資模式的盛行,除與定增市場本身活躍度的增加息息相關外,也折射出保險機構在業務結構轉型上的變化。這種轉變,將會促使保險資金主觀上加大定增的參與力度,密集“潛伏”定增股或將成險資未來投資股市的常態。

  保險資管身影頻現

  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機構,保險資金參與定增的模式並不複雜,一般會通過自有資金或保險産品的途徑進行配置,其規模也易量化統計。

  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截至8月22日,今年以來合計超過20家保險機構參與了47家上市公司定增,合計持股36.24億股,耗資約306.1億元。與去年全年相比,規模增幅近13%、持股數增幅更高達近40%。此外,險資在所有參與定增資金規模中的佔比,也由去年全年的7.7%提升至今年以來的9.5%。

  保險資金之所以青睞上市公司定增,主要是因為可使險資以便捷、低成本的方式介入高成長行業或企業,且機構參與定增配售的價格通常享有一定折扣,折價率通常在股價10%以上。一般而言,定向增發往往意味著優質資産的注入、強大的資金支援等長期利好,所以定向增發通常也意味著公司長期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股價也自然可能隨之升值。

  民資險企提前埋伏“停牌股”

  在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參與定增的上市公司中,有耀皮玻璃天齊鋰業金山股份中航資本等4家公司在定增完成數月後,便因籌劃重大事項而進入停牌,相關股價在復牌後連續飄紅。而提前“埋伏”於此的保險公司名單中,不乏國華人壽這類民營險企。

  “民營保險公司之所以青睞上市公司定增,與其産品結構的趨勢息息相關。這些民營險企銷售的産品多為一年左右的短期險種,而定向增發的股權通常鎖定期在一年左右的時間,之後便可進行流通,投資週期與他們重點銷售的保險産品的期限結構較為匹配,契合這類險企的現金流管理特點。”一位業內人士一語道破。

  “保險資金在定增上,很明顯形成了兩派。”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説,中大型保險機構更看重上市公司的資質,而民營險企則更青睞上市公司背後的“故事”,例如重組概念、題材概念,而這類上市公司在定增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往往股價一飛沖天。

  大消費或是險資未來首選

  此前因頻頻舉牌被稱為“野蠻人”的生命人壽,也有轉戰定增的跡象。一個例子是,生命人壽通過定增方式入主了北京旅遊

  生命人壽高層私下裏告訴記者,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參與定向增發的風險相對較小。未來生命人壽將重點關注大消費行業定增市場,理由是,在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的過程中,大消費行業彈性較大,且兼具低估值優勢,後期有上漲空間,特別關注有改革預期的大消費個股。

  不難發現,今年以來,醫藥、旅遊、農業等大消費板塊是險資定增的首選。

  據《上海證券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