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穴創新綠色防控嘗甜頭

  • 發佈時間:2014-08-26 07:38:13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許琳 通訊員 碧浩 佔軍 張懿

  從水稻病蟲綠色防控入手,武穴用市場運營方式推進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試行已大半年,效果如何?18日,記者實地探訪。

  創新服務,讓農民少操心

  作為全省6個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試點之一,武穴承擔的項目是水稻病蟲綠色防控,項目區涉及8個鄉鎮65個村。武穴市在調研後,決定引入競爭機制,以市場化運營方式公開招投標,確定服務主體。江西省巴博姆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有限公司等5個服務主體中標,承擔項目區17萬畝水稻病蟲防控全程服務。

  記者在大金鎮一望無際的田畈裏,看不到一個身背噴霧器噴灑農藥的農民,原來是稻田裏的“生物器”擔當了水稻的“貼身衛士”。正在田間勞作的劉偉軍介紹,他家種了100多畝晚稻,通過蟲蛾誘捕器和太陽能殺蟲燈捕殺水稻蟲害,效果很好。

  “種子、配方肥、防蟲設備、田間管護都由公司負責,既省力、又省心。”説起防控服務,大金鎮大梅村農民馮國民十分滿意。

  據統計,項目區有5333戶參與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

  科學防控,讓糧食品質優

  江西巴博姆等服務主體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綠色防控法,解決了不合理用藥導致成本增加問題,凈化了農田環境,提高了農産品品質。

  據調查,農藥用量減少了50%以上,農藥開支每畝平均減少36元,人工成本每畝減少50元,農藥殘留達無公害標準。

  用藥少了,防治效果卻更好了。一份抽檢結果顯示,武穴今年稻田螟害率和紋枯病害率,都比非項目區低;水稻蟲害損失控制在3%以內,低於農業部標準1.5個百分點。“不只農藥殘留量降低了,糧食品質也提高了,賣價也高了。”花橋鎮王祥村種糧大戶陳錦方説,他種的300畝早稻,畝均增收100元。“我準備將剩餘的600多畝田也交給江西巴博姆負責。”嘗到甜頭的大金鎮周梓村種糧大戶楊雲廣説,他家500畝水稻參與了全程社會化服務,截至目前,農藥、種子、化肥、人工等4項已節約開支9萬餘元。

  精細管理,讓項目見實效

  為了把水稻病蟲綠色防控落實到位,武穴市組建10個專班,對項目服務組織在各階段的實施情況進行考核,糧農滿意率達到95%以上才能通過項目驗收,服務組織方可領取項目專項資金。

  農民認可了,項目推廣快。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特色的武穴水稻病蟲害防控體系,推進了該市農業土地流轉步伐。花橋鎮綠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水稻種植面積由去年的600畝擴大到今年的3000畝。

  根據目前項目實施分析,武穴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初見成效,項目區水稻畝均增産38.88公斤,增幅8.24%,每畝節本增收150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