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轉基因大米續:農戶種兩種水稻 一種吃一種賣
- 發佈時間:2014-08-01 06: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據央視報道,在武漢市場購買5袋大米,其中3袋被檢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並且在武漢市江夏區調查發現,當地不少村民都種植了轉基因水稻,而這些轉基因水稻的種子,就是在當地種子市場購買的。此報道一齣,引起了全國關注,農業部也發文要求嚴查非法銷售轉基因大米。
7月29日至31日,記者深入江夏區的多個鄉鎮調查發現,鄭店鎮段嶺廟村、江夏村,法泗鎮大路村等多個村的村民都種植了轉基因水稻。當地一家大米經營公司胡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稻穀一般都是從糧販子手裏面買的,有時也從糧倉裏調,至於這些稻穀是不是轉基因稻子,他們也沒有檢測設備,根本不知道。
湖北省農業廳廳長戴貴洲向記者表示,湖北省農業廳現在已經組織力量對轉基因水稻進行檢查,28日分組到各地進行檢查,有了結果之後,會立刻向社會通報。“正在追根溯源,從田間到種子公司再到源頭,需要一個過程。”
農戶種兩種水稻 一種吃一種賣
自古以來,湖北就是我國糧食的重要生産地,而江漢平原又是湖北的“糧倉”。7月29日,記者來到江漢平原的“腹地”江夏區,當地的鄭店、法泗、土地堂等鄉鎮都是糧食主産區。
記者第一站去的便是被媒體報道過大量種植轉基因水稻的鄭店鎮金星村。記者在前往金星村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搭車的老婆婆。她告訴司機,她要去的地方正是金星村,自己就是金星村人。記者向其詢問,金星村的村民是不是都種了“抗蟲稻”時,她笑而不答。這時,司機劉師傅用當地話告訴老婆婆不要害怕,這個人(指記者)是省城裏下來調查了解情況的。
司機的話讓老婆婆吃了定心丸。她説,金星村的村民大部分都種了“抗蟲稻”,這些水稻長出來的稻穀,村民們最後都會賣出去,自己不吃。“村民一般都種兩種水稻,一種是‘抗蟲稻’,一種是平常的香米稻,香米稻出産的稻穀就留給自己吃,而‘抗蟲稻’出的稻穀最後都賣了。”
老婆婆還告訴記者,金星村姓易的會計家就種了3畝多 “抗蟲稻”,還有1畝多需要打藥的普通水稻,她家就住會計家附近,“前兩天有上面的人來檢查了,會計都不在家。”
記者讓她帶路去看村會計家種的“抗蟲稻”,她連連擺手,説不敢。
進入金星村後,記者連續走訪了3戶村民,他們無一例外地稱自己家沒有種“抗蟲稻”,全部種的是普通水稻。其中,有一戶從山西移民過來的村民,去年以前,家裏一直都種了將近20畝水稻。他也否認自己種了“抗蟲稻”。
劉師傅告訴記者,他與這戶村民很熟悉,這家原來大部分種的都是 “抗蟲稻”,“他們就老兩口在家,要是種打藥的水稻,他們怎麼忙得過來?”
隨後,記者來到金星村委會的辦公大樓,整棟大樓都沒有人上班,只有一位看門的老大爺在一樓的房間睡覺。記者通過墻上的村委會幹部通訊錄,電話聯繫了金星村會計易榮清,他表示,他家裏總共有9畝多田地,種的都是普通水稻,沒有種“抗蟲稻”。
上述老婆婆非常肯定地指認村會計家種了“抗蟲稻”,她説普通水稻和“抗蟲稻”非常好認,這個季節“抗蟲稻”一般青蔥泛綠,顏色非常好,而普通水稻的葉尖上一般都會有點泛黃,色澤明顯不如“抗蟲稻”。
金星村村支書董方珍通過電話告訴記者,7月30日上級農業部門的人來村裏檢查了,全村共發現了7戶農民種值了轉基因水稻,種植面積為22畝,目前已經被全部銷毀。她還表示,村會計家並未種植轉基因水稻。
“種了也都不敢承認”
金星村是否真的只有22畝轉基因水稻?在沒有檢測證據面前,這並不好確定。不過,有村民告訴記者,7月28日有湖北省農業部門的人來到村裏,“他們還特意強調了轉基因的危害性,讓大家更加不敢説,種了也都不敢承認。”
記者第二站來到了江夏區鄭店鎮段嶺廟村瀧泗邊灣,這裡就是劉師傅買米的村子。一位姓李的村民告訴記者,此前她們村子的確大量地種植了“抗蟲稻”,但後來嚴查過一段時間,種的就少了。她家大概從2001年起開始種植“抗蟲稻”,一直到2010年,種了將近十年。家裏3畝多田,一半種普通水稻,一半種“抗蟲稻”。“普通水稻就自己吃,‘抗蟲稻’就賣給糧販。”
李姓村民説,村民種的“抗蟲稻”種子都是從段嶺廟街上的種子店買的,種子站的人當時推薦這些種子,都説這種水稻可以少打農藥,産量還更高,“減輕了勞動量,還可以提高産量,我們當然會選擇這種種子。”
“村裏有個小糧販,收了糧之後,自己脫谷生産大米,我就是從他那買米的。”劉師傅説,他在那買了幾年的米,因為口感好,還總是來挑這種大米買。
但劉師傅所説的糧販前幾年已經過世。李姓村民介紹的一位姓花的糧販表示,他在當地收糧多年,也早就聽説過有“抗蟲稻”與非抗蟲稻之説,但由於自己只是一個中間的流通環節,收了稻穀之後,再賣給加工廠,所以他也不關心到底是什麼稻穀,“事實上,我們也分辨不出來,那些農民賣糧給我們,不會主動告訴我們,這個是‘抗蟲稻’。”
記者在段嶺廟的多家種子站採訪時,種子站工作人員均稱自己店內從未銷售過轉基因種子,農民們種的轉基因水稻種子來自哪,他們也不得而知。
在一家農業技術推廣站,記者看到墻角張貼著一張武漢市種子管理站下發的《關於加強轉基因水稻監管工作的通知》(武種管【2010】04號),文件稱要加強重點企業、科研院所、重點區域監管,堅決防止轉基因水稻非法擴散。
監管部門稱正追根溯源
7月26日,央視報道,在武漢市一家大型超市,隨機購買了5種大米。經檢測後發現,這5種大米中,有3種含轉基因成分:BT63,而這也是歐盟預警系統中顯示的轉基因成分類型。
記者來到江夏區法泗鎮,這是江夏區的産糧大鎮。當地一家大米經營公司胡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稻穀一般都是從糧販子手裏面買的,有時也從糧倉裏調,至於這些稻穀是不是轉基因稻子,他們也沒有檢測設備,根本不知道。
胡經理説,用這些稻子加工出來的大米,每個季度都要送到江夏區或者武漢市的品質監督檢驗部門進行檢查。記者在一份武漢産品品質監督檢驗所出具的檢驗報告上看到,檢測內容包括水分度、碎米、鉛含量等,並沒有針對轉基因的檢測。
“這些大米是不是轉基因大米,我們也不清楚,因為收稻穀這一環節,我們完全不清楚,即使自己派人下農戶家裏去收,農戶也不會告訴我們。”胡經理説道。
迄今為止,我國從沒有批准任何一種轉基因大米的商業化種植,也沒有批准轉基因大米的進口,這也意味著市場上出現的轉基因大米及其製品都是非法的。
根據 《南方週末》2005年的一篇報道,當時在武漢幾個大的批發市場,如徐東糧油市場和武南糧油市場,都發現有轉基因大米向不知情的消費者出售。在武漢市臨近的江夏區和孝感市,農民已大量種植轉基因水稻,儘管這些農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轉基因水稻,也不知道這樣做涉嫌違法。
戴貴洲對記者表示,媒體一報道湖北省出現轉基因水稻種植之後,湖北省農業廳立刻開始調查,7月28日就已經分組到各地進行檢查。由於轉基因水稻、大米的檢查需要送到實驗部門進行檢測,需要一定時間,有了結果之後,會立刻向社會通報。“我們現在正在追根溯源,從田間到種公司再到源頭,還是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