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秦莊有個“光榮亭”

  • 發佈時間:2014-08-26 07:32:1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蔣培玲 通訊員 趙永斌

  在山東省高唐縣琉璃寺鎮秦莊村有這樣一個石亭——“光榮亭”,它不僅僅是村民的休閒納涼之所,還是村中楷模“樹碑立傳”弘揚正能量之源。小小一個“光榮亭”,為全體村民樹起了一個見賢思齊的道德標桿,也帶出秦莊“好村風”。

  樹村中楷模倡美好村風

  “孰謂光榮碑上姓名開眾眼,何稱富有亭旁庭院聚鄉心。”

  “士農工商功成名就為村增譽彪萬古,東南西北捐物集資奉獻愛心載韆鞦。”

  走近“光榮亭”,首先看到的是兩副對聯,一副挂在石亭兩側,一副鐫刻于亭內“光榮碑”上,筆力雄健,字體優美。

  説起建亭的初衷,發起者秦秉忠説,2010年他萌發了建“光榮亭”,樹村中楷模、倡美好村風的想法,村“兩委”很快加以採納。“誰為村裏增光添彩或為社會做過突出貢獻,他們的功德就會被刻在亭中碑上,既弘揚了村風美德,又對後代子孫有教育意義,可謂一舉多得。”秦秉忠説。

  為了籌資修建“光榮亭”,秦秉忠帶頭捐款1萬元,在他和村幹部的帶動下,村民們踴躍捐款,很快便湊齊了建亭所需的4萬餘元費用。2011年7月,“光榮亭”建成,亭內立起了“光榮碑”。

  據村支書秦秉孝介紹,對本村及社會作出較大貢獻,或為戰鬥英雄、勞動模範、革命烈士,或造福一方百姓,或在學術領域有突出成就,或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表彰的秦莊人,才能將事跡刻上“光榮碑”。

  “我們希望通過‘樹碑立傳’的方式,為全體村民樹起了一個見賢思齊的道德標桿。”秦秉孝説。

  每位楷模都是身邊的典型

  採訪過程中,記者從村民口中了解到,要登上“光榮碑”可不容易。每兩年評選一次,先由本人或他人提名,村黨支部、村委會進行遴選審批,村民大會投票通過,一系列程式確保了“光榮碑”上的每位楷模都是能服眾的真典型。

  提起55歲的“節儉教師”陳殿青,村民無不挑起大拇指。陳殿青生活儉樸,一頓飯常常只是一個素菜、一碟鹹菜和一碗玉米粥。可熱心公益的她卻為村裏多次慷慨解囊:2010年,修建秦莊小學,她捐款1萬元;2011年,為了方便學生上學,修建秦莊村至西王村的道路,她捐款1萬元;2012年,修建秦莊村光榮亭,捐款5000元;2013年,秦莊小學重建後,為了給學生配備電腦設備,捐款2萬元……這對於一個教師來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陳殿青卻説:“造福孩子們比自己享受要重要得多。”

  村民秦丙文夫婦雖與86歲的孤寡老人陳桂英無親無故,卻八年如一日義務照顧,待之如母,贏得鄉親們的交口稱讚。2005年,陳桂英老人唯一的兒子因肝癌離開人世。秦丙文、孫桂榮決定接陳桂英老人到自家同住。面對有些群眾的不理解,樸實善良的秦丙文只説了一句話:“不就是添雙筷子多口飯的事嗎?”之後的日子,秦丙文夫婦像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樣精心照顧這個“撿”來的娘。給老人做可口的飯菜,幫老人洗頭、洗腳,給老人換洗衣物。老人逢人就説:“多虧了丙文兩口子,要不俺還不知會怎樣呢。這真是俺前世修來的福份哪!”

  這些,都被刻在了“光榮碑”上,成為全村人見人讚的道德楷模。

  “光榮亭”帶出好村風

  小小一個“光榮亭”,帶出秦莊“好村風”。在“光榮亭”的影響下,村民人人學先進。近年來,村裏無論是安裝自來水、修路,還是建小學,諸多公益事業面前,無論在家和不在家的秦莊每人平均慷慨解囊,獻計出力。

  在秦莊小學重修過程中,秦莊人“樂善好施”的本色展現得淋漓盡致。身為山東省書協、美協會員的秦秉忠的書畫作品價格不菲,他“一馬當先”,用以書畫“化緣”的方式,籌資38萬元建新校,幫周邊11個村莊的400余名孩子解決了就近入學問題。為支援父親籌款建校,在外創業的兒子秦緒星一下子捐出5萬元的“助學款”。村民任長增捐了2萬元,“這裡面除了我捐的1萬元外,另外1萬元是我代兩個孩子送來的。我剛去世的兒子任珂生前便有為秦莊小學重修捐款的願望!”

  近年來,村裏道德模範不斷涌現:勇救落水兒童的秦兆春,揀到5000元歸還失主的肖桂英,帶領兒子、兒媳多次義務獻血的秦兆秋,堅持常年義務打掃村大街衛生的秦兆堂,孝敬九旬老父的秦秉緒,樂於助人的秦兆來,與鄰為善的秦緒閣……

  “‘光榮亭’建起來後,村裏好人好事越來越多。目前,我們秦莊村已有60余人榮登‘光榮碑’,100余人在村裏的善行義舉四德榜上榜上有名。”秦秉孝自豪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