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合作社的葡萄為何這樣甜

  • 發佈時間:2014-08-26 03:36:27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盧松

  “我們種的葡萄技術含量高,口味和吐魯番的葡萄一樣香甜。”8月15日,省農科院臨潁葡萄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基地在臨潁縣潁龍種植專業合作社1500畝葡萄種植基地揭牌,理事長賀金海高興地向前來參觀的專家和農戶介紹基地的優質葡萄。

  普通葡萄一般每畝地能産8000斤以上,但賀金海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每畝地産量控制在2000斤以內。雖然産量低了,但葡萄品質卻提升很多。普通葡萄的含糖量在13%左右,合作社的名為金手指的葡萄含糖量高達22%,基本上和吐魯番的葡萄含糖量一樣,甘甜爽口。

  賀金海告訴記者,葡萄開花的時候,合作社人員從24朵花中精選6到8朵留下,其餘的全部剪掉。通過對每個葡萄果穗的修整,使每畝葡萄的形狀、大小、重量達到一致。“今年第一年産果,每畝平均産量只有1200斤,但可實現收益2萬元以上。”

  我省在葡萄生長季節雨水多,濕度大,容易引發病蟲害。在專家的指導下,賀金海採用葡萄避雨栽培技術有效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在葡萄種植基地看到,白色塑膠大棚裏的一串串葡萄用白色紙袋包裹,樹下鋪著一層黑色的地膜。“我們採用‘天膜、地膜、套袋’三隔離技術,創造一個乾燥的環境,降低了病害的發生。”省農科院園藝所果樹研究室主任王鵬説。

  在該合作社果糧套種示範區,一行行爬上架子的葡萄,像綠色籬笆墻,把綠油油的黃豆地隔開。該項目區採用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王世平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葡萄根域限制與避雨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科技成果,在臨潁示範推廣果糧套種技術。

  王世平介紹,每畝地按30%多的地種葡萄,60%多的地種糧食作物分配,在葡萄樹根兩邊,用塑膠膜把葡萄和糧食作物隔開,兩者澆水、施肥,各自進行,互不影響。葡萄架採用V形架式,葡萄只長80釐米高,有利於糧食作物通風、透光,也便於機械化操作。

  “按照規劃,果糧套種每畝地産葡萄2000斤,小麥800斤,大豆400斤,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增加了經濟收入。”賀金海説,如果項目推進順利,將會示範帶動周邊更多農戶種植。③11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