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過宛城清如許

  • 發佈時間:2014-08-26 03:36:26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歸欣李錚梁棟本報通訊員袁永強

  背景素描

  宛城區是南陽市主城區所在地。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宛城段南接臥龍,北連方城,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幹渠南陽城區段的重要一環。全區共安置丹江口庫區移民5299人。

  悠悠白河穿南陽而過,在宛城區彎出一條美麗的弧線,留下一片美麗的風景:白河濕地公園,落霞與孤鶩齊飛;水上運動中心,碧波共樹叢一色。這是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留給宛城區的福澤。

  2012年,宛城區辦了一屆圓滿的盛會,好評如潮。幾乎與此同時,該區還承擔起另一項國字號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設任務。

  隻身扛“兩鼎”,大氣宛城不“晚成”。以“老南陽人”自稱的宛城人,做起事情,骨子裏有一種天然的“當仁不讓”。8月22日,記者在宛城區沿著幹渠走了一趟,才知道幹渠雖不長,卻也承載了宛城人的深厚情誼。

  也是2012年,由於南陽市行政區劃的改變,幾近建成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幹渠宛城段,被劃走了近80%,只剩下2.4公里,甚至不夠一個標段。有人開玩笑,説宛城區被摘了桃子,但宛城人不這樣想。“儘管宛城段的幹渠不長,但一樣承擔著清水永續潤京津的歷史使命!”宛城區南水北調辦主任李連昌向記者表示。

  南陽水好,不只在淅川,宛城亦然。資料顯示,宛城區地表水徑流量3.3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開採利用量1.2億立方米,60米的深水井,每小時出水量可達60噸以上,水質在優良以上。

  天賦異稟不足誇,宛城人更重實幹。農運會過後並沒有“人走茶涼”,在那段火熱歲月中定下的“綠、凈、暢、靚、美”標準,至今得以傳承。

  在宛城區,聲勢浩大的“千人行動”、“百日會戰”先後打響,確保通水之年宛城天更藍、水更綠;在鄉村,“清潔家園”的理念越發深入人心,幹渠兩側綠色遍地,不見其餘。不以善小而不為,宛城人用自己的全力,維護著那段2.4公里的一泓清水。

  宛城段幹渠所在地紅泥灣鎮,與南泥灣一字之差,一樣美麗、富饒。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一家食品生産企業進駐了紅泥灣楊家嶺移民村,主打産品是“鄉巴佬”滷蛋,雖然土氣,卻暢銷省內外,給移民鄉親帶來福祉。

  不知不覺,2.4公里的幹渠已經走完,我們竟從紅泥灣鎮劉寺村,走到了方城縣博望鎮後荒村。紅泥灣鎮副鎮長于伯山笑稱這段渠是“花卷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邊種桂花,一邊種冬青。

  往前幾步,幾位工人正掄起鐵釬,給防護網旁邊的配渠“開口”。問了才知道,一是怕雨水倒灌地裏,淹了“嬌貴”防護林;二是怕地裏排水不暢,污了青青北上水。

  “多遠砸一個?”記者蹲在旁邊問。年紀最大的孫師傅指了指自己眼睛:“這個説不準,看地塊高低,全靠咱這雙眼。”

  “那不是怪費事?”

  “國家投了恁多錢,馬虎不得!”迎通水,更迎嬗變。水過宛城,帶走的是一汪清澈,帶來的是一片生機。③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