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遏制“綠色腐敗”須靠制度設防

  • 發佈時間:2014-08-26 01:00: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棵“超級銀杏”,出廠價幾千元,落地價5萬元。據報道,河北某地政府招標的一個綠化項目,放棄本地産的幾百元一棵的楊樹不用,從南方引入胸徑40釐米左右的大銀杏,出廠成本數千元,長途跋涉落地後,每棵樹的費用高達5萬元。

  不少網民認為,“綠色腐敗”近年來愈演愈烈,主要緣于缺乏公開透明的操作和有效監督。網民呼籲,不僅要嚴懲都市花草中暗藏的“綠化貪官”,更要在制度上設防,將權力置於陽光下和籠子裏,讓“綠色腐敗”無處遁形。

  市政綠化成“肥肉”

  不少網民紛紛表示,如“超級銀杏”般的“綠化大手筆”,並非只在“河北某地”上演“不都這樣嗎?我們這裡路兩邊的樹,去年秋天種上,今年春節過後又挖掉,然後又種上。”網民“舞低楊柳雪”説“一棵樹苗苗很便宜,通過官府種下卻貴了N倍……”網民“阿拉伐是真主”説“我們這邊外環路,好好的綠化,去搞個什麼改造提升,花了一大筆錢,也沒見什麼效果,反而道路坑坑洼洼沒人管。”

  緣何會有這樣的“綠化大手筆”?“做市政綠化是塊肥肉。只要能拿到項目就能賺錢。”網民“Y -K erw in”一語道破。

  網民“戰旗本尊”指出“剝開這一綠化腐敗迴圈的初始鏈條,便不難發現,置身綠化買賣市場遊戲規則的各路人馬,他們的規劃、得失、政績、利益,其實都捆綁在綠化買賣中,自然就有錯亂而失序的權力授予方式。”

  源於制度“不設防”

  為何城市綠化建設成了腐敗重災區?網民“徐劍鋒”分析稱,“超級銀杏”滋生腐敗,源於暗箱操作。在一些城市,儘管並不缺少項目招投標等制度,但由於銀杏個體差異大、價格界定難、專業栽種強,而且綠化系統的高度封閉性,使得供求資訊處於不對稱狀態。換句話講,由於銀杏從購買到栽種再到管理,大部分資訊不公開、操作不透明,加之制衡失守“貓鼠合謀”,綠化亂象叢生也就可想而知。

  網民“堂吉偉德”説,核實綠化腐敗其實並不難,高得離譜的綠化成本都有明確的“花草成本”,如果連旁觀者都感覺價格泡沫過大令人匪夷所思,專業監管和審計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加上招投標等程式把關,按理説要想腐敗並不容易,但這些程式卻都成了擺設。

  網民“陳廣江”表示,權力運作的整個過程都缺乏公開透明和有效監督的制度機制,無論是源頭上還是過程中都存在綠化腐敗的環境和條件。“不設防”的制度只能激發和釋放部分官員的私欲,進而惡化權力運作的環境,各地曝出的綠化腐敗案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權力須置陽光下

  對於業已現形的“綠色貪腐”,網民呼籲必須徹查。網民“藍子”説,應讓美麗工程背後滋生的腐敗問題無處藏身,使都市花草中暗藏的“綠化貪官”及時受到嚴懲。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醫治‘綠化奢侈病’的良方。”網民“陳廣江”説,遏制綠化腐敗,要靠制度設防。從根本上講,要掐住“規劃”和“錢袋子”這兩個“七寸”,從源頭上降低綠化腐敗的可能性。最關鍵的是將權力置於陽光下和籠子裏,無論是規劃還是經費都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價格多少、花在哪、是否合理等要形成一個公開透明的制度機制。工程施工、苗木採購、種植驗收等也要納入公開和監督範疇,並鼓勵市民參與和輿論監督,讓“綠色腐敗”無處遁形。(記者 張小潔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