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遼寧劃定抗旱救災底線:確保群眾基本生活用水安全

  • 發佈時間:2014-08-25 23:59: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瀋陽8月25日電(記者馬義、陳夢陽)遼寧省代省長李希25日在全省抗旱救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遼寧省委、省政府把確保群眾基本生活用水安全,作為一條底線、作為一條紅線來嚴肅要求,決不允許發生群眾因飲水困難而出現傷亡事故。

  7月以來,遼寧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為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少。8月14日,國家氣候中心全國氣象乾旱監測表明,遼寧省乾旱面積和中旱、重旱規模已列全國之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4日,全省總面積6275萬畝農作物中受災面積2927.5萬畝,乾枯和重旱面積1870.5萬畝,其中乾枯面積707萬畝。遼西及大連北部地區災情最為嚴重,坡耕地作物已基本絕收。根據當前的旱情,農業部門匯總分析預測,今年遼寧全省糧食因災減産100億斤左右。

  面對旱情給糧食生産帶來的嚴重威脅,遼寧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積極開展抗災自救,盡最大努力確保糧食生産少受影響。全省各地區、各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全力以赴抗旱救災。各地區實行了“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幹部包戶”的責任制,積極組織幹部群眾開展抗旱自救。全省共有28支縣級抗旱服務隊、625個水利服務站、6925名水管員,奮戰在抗旱救災第一線。省農業、水利、民政、氣象、發改、財政、電力、林業、衛計、畜牧、保險等部門和單位派出工作組,深入災區參加抗旱救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氣象局、省減災委分別啟動了全省抗旱Ⅲ級應急響應、重大氣象災害Ⅱ級應急響應、Ⅲ級救災應急響應。全省新建各類應急抗旱水源工程331處,優先保證口糧田、種子田、設施農業和果樹等經濟作物的抗旱用水。目前,已經澆灌作物面積157萬畝。

  遼寧還充分發揮大伙房引水工程和全省河庫連通聯調的優勢,在確保遼寧中南部城市用水的基礎上,為水田補水2.2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800多萬畝水田的旱情,努力保證水稻産量不減、品質不降。此外,遼寧及時啟用2.3萬處節水灌溉等水源工程,澆灌作物面積900多萬畝。通過採取上述措施,使全省1600多萬畝中高産田實現穩産。據了解,全省的糧食産量可穩定在200億斤以上。

  為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遼寧省立足抗大旱、防大災,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建設應急水源,確保群眾特別是“五保戶”、敬老院、中小學等的基本生活用水。目前,全省抗旱服務組織投放設施4421台套、機動送水車81輛,為群眾打深井56眼,有效解決了重災區群眾臨時飲水困難。在抗旱救災過程中,遼寧省建設的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源和輸供水工程、9500處農村飲水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證了城鄉居民生産生活用水。據了解,遼寧今年的旱情要比2000年大旱時嚴重得多,但目前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僅為2000年大旱時的15.2%,生活需要救助救濟的群眾也僅為40%。

  截至目前,遼寧省投入抗旱資金5.92億元,投入人力226.4萬人次,開動機電井22.12萬眼、泵站2059座、機動設備29.17萬台套、機動運水車14萬輛次,臨時解決了前期出現的35.83萬人、7.97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遼寧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做好城鄉水源核查工作,完善和落實城鄉供水預案,細化每個水源的具體保證措施。加快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確保每村至少有一口深水井,確保群眾長期用水安全。對居住零散的因旱飲水困難群眾,要及時組織拉水、送水,保證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切實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