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再啃食品安全“硬骨頭”

  • 發佈時間:2014-08-25 21:52: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石昊)“舌尖上的安全”一直是中國政府和民眾特別關注的話題。在上海福喜事件仍在發酵之際,中國的食品安全執法和司法部門再次集會,探討如何更加嚴厲、高效地打擊“餐桌上的犯罪”。

  在多部門聯合舉辦的“食品藥品安全執法與案例研討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稽查局局長毛振賓透露,食藥監和公安部門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及相關企業的調查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將於近期向社會公佈結果。

  這起最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給監管部門和中國民眾敲響警鐘:從三聚氰胺到蘇丹紅,從瘦肉精到農藥殘留,人們何時才能吃上放心的一餐?

  據公安部統計,今年以來,各地已偵破各類食品藥品犯罪案件1.1萬餘起。但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説,瘦肉精、病死肉、種養殖環節濫用藥物等問題仍未根治,而以福喜事件為代表的新情況、新問題又不斷出現。

  不少專家認為,食品安全“骨頭難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食品違法犯罪成本偏低、處罰偏輕。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監管失之於寬、失之於軟。

  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不暢,也制約著食品犯罪偵辦效率。毛振賓説:“哪個地方食藥監部門與公安部門關係好、合作好,哪個地方食品案件查處就有成效。反之,有案不移、有案難移的情況,就可能出現。”

  此外,執法人員不足也是重要掣肘因素。中國食藥監系統14萬人,監管著全國超過2000萬家食品、保健食品、藥品、化粧品和醫療器械生産經營單位。監管人員不足監管對象的7‰。毛振賓説,執法人員不足,導致日常監管覆蓋面和檢查力度難以兼顧。

  為了讓違法者感到“切膚之痛”,食藥監總局今天宣佈,將加大對違法違規企業和責任人的懲戒力度,讓他們“寸步難行”,承擔“付不起的代價”。

  為此,食藥監總局將在今年下半年,全面推動食品藥品生産經營企業建立誠信檔案,同時建立“黑名單”,將違法違規企業及時向社會通報。毛振賓介紹,上榜企業將在項目審評、貸款、甚至出行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在法律保障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剛剛結束了就《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徵求社會意見。草案重點明確了各方對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加大了對責任主體的懲處力度,並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手段,對違法生産經營者實行最嚴厲的處罰。

  此外,草案還特別對失職瀆職的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實行最嚴肅的問責,同時對違法作業的檢驗機構人員等實行最嚴格的追責。

  為了破解行刑銜接難題,食藥監總局和公安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共同起草了《食品藥品安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正在向中央政法委等有關單位徵求意見。

  同時,食藥監系統內部也將加強部門間、地區間協作,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食藥監總局將打造高效權威的稽查隊伍,引入激勵機制,在執法裝備和辦案經費等方面加大支援。

  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總監郭文奇説,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監管任重道遠。他説:“我們千萬不能有一絲懈怠情緒,不能有過太平日子的思想。”

  而作為打擊違法犯罪的利劍,公安部門也將努力捍衛民眾的一蔬一飯。華敬鋒表示,公安機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化打擊,堅決打掉食品犯罪利益鏈。

  他説:“今後的食品安全工作,我們要從‘亡羊補牢’更多轉向‘未雨綢繆’,力爭隱患早發現,問題早查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