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場外市場有望步入黃金髮展期

  • 發佈時間:2014-08-25 18:19: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廣州8月25日電(記者武衛紅 吳燕婷)市場期待已久的新三板做市商系統于25日正式上線。業內人士表示,自新三板實現全國擴容後,中國場外市場快速發展但仍面臨一些困擾因素,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將有力支撐新三板市場發展,中國場外市場發展有望步入黃金髮展期。

  25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正式實施做市轉讓方式,意味著做市商制度正式進入中國股票市場。

  “多元化的交易方式將進一步活躍新三板市場,從根本上解決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新三板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在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李玲説。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66家主機板券商獲得做市業務備案,其中,做市業務實施之日將有42家做市商為43家企業做市。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表示,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標誌著中國新三板發展步入新階段,作為新三板的核心制度,做市商制度將對新三板未來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做市商制度將有效刺激市場交易,並支撐場外市場健康發展。

  近年來新三板市場快速成長,掛牌企業數量和市值不斷增長,但在協議轉讓為主的交易制度框架內,市場交易持續低迷。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共達1083家,總市值約2000億元,市場交易量已經達到35億元,但與場內市場動輒萬億的交易額相比,仍然處於非常低的水準。

  從換手率看,新三板年換手率維持在1%-5%的水準,同樣大幅低於其他板塊市場。新三板市場交易極度不活躍,導致作為新三板基本功能的定價功能、融資功能尚存在一定缺陷。

  華泰證券研究員羅毅表示,做市商制度將有效激活市場交易。做市商在激活新三板市場交易上具有天然優勢。首先做市商以自有資金買賣做市證券,市場是否活躍直接關係到做市商盈利狀況,激勵充足;其次做市商具有專業的定價能力。

  從全球資本市場發展情況看,場外市場是場內市場發展的基礎,但是中國場外市場發展卻一直不盡如人意,在多層次市場體系中,場外市場一直是一塊短板。此次做市商制度的正式上線,新三板市場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場外市場建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在業內人士看來,做市商制度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流動性問題,還可以幫助市場保持穩定,從而吸引更多市場投資者,為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做市業務將有利於場外市場的繁榮發展。未來中國場外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預計今年新三板掛牌企業將達到1500家,未來有望突破1萬家。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做市商制度的效果還有待觀察。做市商制度啟動初期,做市交易成交量或不會立刻活躍,原因在於很多券商還沒有開發完成做市策略軟體,同時這也涉及人員結構的調整。

  此外,市場準入、投資者門檻以及投資者結構等因素都會對做市商制度具體效果産生影響。未來新三板應持續降低投資者門檻,形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格局,減少投機下的價格波動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