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反壟斷“開胃菜”開出 壟斷行為或“緊急剎車”
- 發佈時間:2014-08-25 10:57:0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十二家汽車零部件廠商的處罰結果上周開出。發改委宣佈:這十二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存在操縱産品零部件價格壟斷市場行為,處以12.35億元“罰款”。這被業內冠以汽車壟斷調查至今“最大罰單”之名。
除日立和不二越兩家企業主動報告反壟斷協議事宜並提供重要證據,認錯“態度良好”,免於處罰外。其中日本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電裝,這次被處以1.5056億元的罰款。其他涉事企業均被處以2013年銷售額4%到8%不等的罰金。
態度良好,是一個很玄的詞。從12家日企零配件公司事件看,“態度良好”約摸值1個億。“最大罰單”經由如此“溫情無限”的處罰而來,讓眾人不禁對接下來的汽車反壟斷調查的處罰力度憂心。至本報截稿為止,“態度良好”的奧迪罰單遲遲未出,更讓人浮想翩翩。
當然,我們並不希望這就是發改委對壟斷企業的最大處罰力度。反壟斷法實施六年來,今年首次對汽車業開刀,相信對12家日係的12億元罰單只是一道汽車反壟斷調查的“開胃菜”。
與“罰多少”相比,我們更關注“怎麼罰”。如奧迪,是僅單獨對湖北經銷商以及奧迪在湖北的總體營業額來衡量處罰標準,還是將其上升到全國角度,直接對車企在全國都存在的壟斷行為進行處罰。接著,罰單是否具有震懾力,是我們考慮的第二個重要問題。對奧迪的壟斷調查發生在湖北,如果單以湖北的調查結果進行地域性處罰,是否能讓其他品牌、其他地區的壟斷行為“緊急煞車”?又或者只是讓其他地區和車企感覺逃過了一劫,過一段時間又固態萌發,“僥倖”地壟斷經營下去?第三,奧迪之後,同樣存在壟斷行為的捷豹路虎、克萊斯勒、賓士等怎麼罰?畢竟,奧迪在湖北的壟斷行為,並非特例,在其他品牌身上同樣存在。
發改反壟斷局二處處長徐新宇近期表示:“縱向壟斷將是下一階段反壟斷的重點。”涉及縱向壟斷的恰恰是上游車企,縱向壟斷調查源頭是上游車企對配件的嚴厲控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已經直接指出:4S店的模式導致配件不能自由流通,連産銷區域也被嚴格控制,“這種壟斷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鼓掌!有了這句話,咱們也許可以放下認為發改委過於溫情、過於心軟的顧慮。但是,此前12家日係零配件企業之所以能實施壟斷協議超過十年,“欺負”的正是中國反壟斷法的欠缺,以及中國反壟斷執法的羸弱。現在,反壟斷的調查仍在進行,但由發改委、工商總局和商務部三家牽頭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力量顯得頗為不足。反壟斷調查的執法難度很大,如今普及面也不夠廣。
所以,雖然罰單已經開了,問題還有很多。譬如:沒有被查的企業還有很多違規行為,PDI檢測費這類,寶馬之外其他品牌也在收;除了日企零配件商,其他零配件商就沒有問題了麼?陸續收到的鉅額罰款,發改委打算如何用?還有源頭的《汽車品牌管理辦法》什麼時候能動手修改?
著急的看客其實開始感覺反壟斷調查進度開始有點慢而來,消費者正在極度期待反壟斷調查帶來的下一波激情罰單。
(鄧莉)
車天下君曰:反壟斷調查至此,各位看官從震驚、興奮、探究到如今,關注力初顯疲態。我們最擔心的是反壟斷調查又慢慢“不了了之”。
記得3年前的反壟斷調查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十幾億罰單”,就是這樣不了了之,沒了下文。這種歷史,汽車界不需要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