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爾夫球場遍地深圳規劃被指失控

  • 發佈時間:2014-08-25 07:35: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鹽田區每人平均高爾夫球場面積是其每人平均社區公園面積的8倍,福田區社區公園面積總和不及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寶安區(含龍華新區)5個球場總佔地面積達2026公頃。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城市規劃“失控”留下的歷史欠賬,深圳高爾夫球場遍地開花,成為深圳城市發展難以繞過的坎。

  20余萬居民的片區無市政公園

  連日來,位於深圳市中心的高爾夫俱樂部未來將何去何從,成為當地群眾關注的焦點。

  這個高爾夫球場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與香港華聯實業公司共同投資興建,被稱為深圳市中心最後的“城市綠洲”,佔地面積達136萬平方米,其土地使用權將於2015年到期。

  據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第一直屬管理局方面稱,深圳高爾夫用地的土地使用期限為30年,屬於政府無償行政劃撥用地,將於2015年2月17日到期,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後,也可以收回該用地。“是否收回該用地,則應綜合考慮屆時的産業政策、規劃功能和土地政策確定。”

  與這家高爾夫球場的“豪氣”相比,福田區的社區公園就顯得比較“寒磣”,整個區公園面積總和為40多公頃,不及該俱樂部面積的三分之一。記者採訪發現,圍繞這個高爾夫球場的主要是新洲片區和深圳中心區以南的部分,兩大片區共有居民20余萬。缺乏市政公園不僅成為制約兩大片區升級發展的短板,更是周邊居民多年的心病。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距離最近的皇崗公園或者福田體育公園,步行往返都要約1個小時。

  長期關注這塊綠洲未來用途的深圳市政協委員陳治民表示,“深高”用地長期以來只供極少數人專享,既容易造成市民心理失衡,又浪費了深圳本就稀缺的土地資源,“建議將深高建設成為市政公園,將綠地還給全體市民。”

  高爾夫球場“吞噬”公眾綠地面積

  來自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的資訊稱,目前深圳建成以及在建高爾夫球場共有15個,總佔地面積約2400公頃,而截至2010年,深圳建成的社區公園共有524個,總面積約1000公頃。高爾夫球場總面積是社區公園總面積的2.4倍左右。

  以寶安區(含龍華新區)為例,分佈有深圳觀瀾湖球場、深圳航港高爾夫球場、深圳聚豪會高爾夫球場(港中旅聚豪)、深圳碧海灣高爾夫球場和深圳九龍山綠色基地高爾夫球會。5個球場總佔地面積達到2026公頃,按照寶安區常住人口計算,其每人平均高爾夫球場面積為5.04平方米,是每人平均社區公園面積的7.6倍。

  與高爾夫球場的“瘋長”相比,公開數據顯示,深圳可建設餘地總量已十分有限,有限的土地將是限制深圳發展的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深圳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7平方米,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未來城市規劃綠地率將達到62.22%。然而記者查閱深圳規土委公佈的“城市綠地分類與標準”發現,“高爾夫球場綠地”也在城市綠地之列。這意味著儘管深圳綠化率較高,但真正供市民直接使用的面積卻被高爾夫球場“吞噬”了。

  係開發商與政府利益衝動交匯點

  早在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指出一些地方高爾夫球場建設過多過濫,佔用大量土地。

  20日,深圳市規土委通過郵件回復媒體稱,深圳市嚴格執行國家政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下發後,“自2004年後,我市未再批准高爾夫球場用地。”

  據深圳市規土委相關人士透露,深圳高爾夫球場大面積佔據城市用地是歷史的産物,以深圳高爾夫球場為例,當時深圳中心並不在此區域,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曾經的偏遠地區則成了城市中心區域。

  記者調查發現,一個高爾夫球場,其實是開發商牟取暴利、地方政府渴望政績形象等諸多利益衝動的交匯點。開發商借建設高爾夫球場之名,可以大大提升項目品質,提高樓盤價格;一些地方官員則認為,這樣的項目可以加快城市化和旅遊業的發展。

  深圳市民陳懷瑜認為,面對歷史欠賬,隨著建設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高爾夫球場土地使用許可權將陸續到期,未來土地如何使用,政府應該加大資訊公開力度,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滿足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確保公共利益最大化。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