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沙河玻璃:著好化解産能過剩新棋局

  • 發佈時間:2014-08-25 05:39: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産能嚴重過剩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的根源。據了解,目前我國平板玻璃産能利用率較低,嚴重制約了行業健康發展。化解過剩産能、轉變行業發展模式成為重中之重。

  作為河北省邢臺市重要的工業城,沙河市享有“中國玻璃城”之稱,其平板玻璃産量佔全國的五分之一。面對行業當前形勢,沙河玻璃現狀如何?化解産能過剩有何新思路、新舉措?本報記者近日奔赴沙河市,一探究竟。

  淘汰落後下狠手 扶持企業轉産轉型

  記者來到沙河市經濟開發區內的金牛實業有限公司門口,廠區內外寂靜一片。佇立在廠區大門左側的巨大企業名牌掩映在一片荒草之中,牌子上的燙金字已經斑駁脫落。廠區大門內,只有兩名看門人坐在一旁。記者提出想進去看看,卻發現由於廠區停電,大門口的伸縮門已經打不開了。

  “7月14日,沙河市一次性炸毀了10根玻璃企業的煙囪,我們廠就是其中之一。1根煙囪連帶著3條格法生産線當天都被爆破拆除了。”聞訊趕來的金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華一邊帶著記者從側門進入廠區,一邊介紹説,“拆除的3條生産線都用於生産格法玻璃,從2毫米至12毫米厚各種規格我們都能生産,年産量120萬重量箱。”

  金牛實業有限公司是2004年年底投産的,10年來始終用格法技術生産平板玻璃,即便周圍新上了不少浮法玻璃廠,李宗華也未曾更新生産技術。“今年平板玻璃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任務一佈置下來,我們這些在市裏為數不多的格法玻璃生産線都要被淘汰,接到政府通知以後我們立馬停産了。”李宗華説。

  在金牛廠區內,記者看見不久前剛被炸毀的煙囪和生産線廢墟還在原處堆積著,不遠處有工人和機器正在進行清理工作。“老的生産線沒了,但廠子還得繼續。”李宗華告訴記者,等廢墟清理乾淨,他們5個金牛的老股東還要組織原班人馬重新過來,“我們計劃今年10月份投資1億元新建一條玻璃深加工生産線,這項目可比之前的格法玻璃有前途,政府也支援。”

  沙河市已經淘汰了一大批像金牛這樣的落後産能企業。“通過綜合採取市場、行政、政策、法律等多種方式,截至目前,沙河市‘十二五’以來共淘汰落後玻璃産能5077萬重量箱,佔全國‘十二五’計劃淘汰玻璃産能9000萬重量箱的56%。”沙河市副市長李月民介紹説,“‘十一五’期間,沙河市就拆除關停落後玻璃生産線202條,淘汰落後玻璃産能4742萬重量箱,佔全國‘十一五’計劃淘汰落後産能的158%。今年,我市已淘汰落後産能1260萬重量箱,涉及11家玻璃企業的12條生産線。”

  據介紹,沙河市從之前的200多家小平拉、格法、浮法等各種平板玻璃生産線,淘汰到目前僅擁有42條浮法生産線,落後産能已全部淘汰。李月民説,“沙河市將不再新增浮法生産線,對於一些外來投資,我們秉承拒絕新建玻璃原片生産企業的原則,僅接納玻璃深加工新建項目,以保證平板玻璃行業不再有新增産能。而對於實施轉産、‘退二進三’的企業,政府將在土地、資金、稅收、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

  據了解,沙河市已淘汰的落後玻璃企業有80%成功轉産,其中有近4成企業轉型進入餐飲、物流、房地産等生活、生産性服務行業。

  建設深加工園區 部分産能自我消化

  近期有部名為《玻璃的一天》的視頻,在網路上備受關注。視頻告訴人們,未來玻璃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製作窗戶、手機、螢幕、墻體、廣告牌、書籍甚至爐灶,而人類只需用手指輕輕觸摸。

  “這個視頻展示了玻璃行業及其深加工行業的廣闊前景,讓我印象深刻。”沙河市市委書記曲斌感慨道,“沙河玻璃企業已經從傳統的原片生産,轉型邁入深加工領域,這是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未來玻璃深加工行業將與資訊化結合,高科技玻璃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按照縮短供應鏈、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的思路,沙河市堅持把發展玻璃深加工作為支撐産業發展的核心,把消化玻璃原片、增加産品附加值作為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針對沙河玻璃群而不聚、集而不強等問題,我們高標準規劃了佔地48平方公里的沙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推進玻璃産業向集約化、迴圈型方向發展。”李月民告訴記者。

  目前,已有47家玻璃生産企業和400余家玻璃深加工企業入駐沙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形成了集原片生産、深加工、市場銷售等的産供銷一條龍體系。截至目前,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建成正大、鑫磊、德盛等8個玻璃深加工園區。

  據沙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生運介紹,這8個玻璃深加工園區由當地玻璃企業牽頭組建而成,每個園區內都聚集了多家工藝不同、産品各異的玻璃深加工企業。這些企業百花齊放,在幫助當地企業消化玻璃原片産能的同時,也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數據顯示,目前沙河市共有各類玻璃深加工企業400余家,年消化玻璃原片6400萬重量箱以上,可生産1000余種玻璃深加工産品,全市玻璃深加工率達40%以上。2013年,沙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銷售收入502億元,財政收入達15.05億元。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沙河玻璃産品結構有了顯著改善,由過去單一的建築玻璃向多元化、深加工、高附加值轉變。特別是浮法玻璃品質不斷提升,應用領域向光伏、節能、衛浴、裝飾、幕墻等方面拓展。”張生運説。

  “8個玻璃深加工園區目前已建成千山中晶一期、金宏陽薄膜太陽能一期等優質玻璃深加工項目20多個,總投資達140多億元。”據張生運介紹,目前三新産業基地一期、馳潤高硼硅玻璃一期、正玻汽車玻璃深加工等16個功能性及深加工項目開發區也正在加快推進中。

  “‘十二五’末,沙河市玻璃深加工率將達到50%以上。為此,‘十二五’期間,圍繞玻璃深加工發展,沙河市以安全節能玻璃、傢具家電玻璃、藝術裝飾玻璃、玻纖、玻璃建安工程等9大板塊為重點,謀劃實施了總投資442億元的61個重點項目,同時加大力度進行玻璃深加工方面的技術研發。”李月民説。

  設立玻璃研究院 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沙河市平板玻璃生産技術裝備水準有了大幅提升。我們與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建成一批技術裝備在全國處於先進水準的生産線,部分生産工藝或技術達到全國最高水準。”在沙河市玻璃技術研究院內,總工程師潘清濤帶著記者參觀。

  記者看到,研究院的研發大樓裏分佈了玻璃在生産、加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研發工作室。“目前,研究院正在建設總投資7000萬元的玻璃深加工産品研發與檢測、新型熔制技術研究、玻璃新品種中試三大平臺。”潘清濤説,“研究院新建的二期研發大樓正處於設備調試階段,之後將全部用於玻璃深加工研發。項目建成後,沙河市玻璃研究院將擁有全國最專業、最先進的玻璃中試車間和專項技術研發平臺。”

  先進的技術研發離不開專家型人才。研究院聘請了12名國內外玻璃行業知名專家教授組成學術委員會,負責審定研究院科研方向和課題。由50余名高級科研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負責科技攻關。

  為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沙河市先後建立了人才聯合培養基地、研究生科研創新基地等人才服務平臺。與此同時,大力實施人才“雙百”計劃,在全國範圍內引進100名玻璃專業研究生,為沙河市再培養100名玻璃專業研究生,並在玻璃研究院設立了院士工作站。目前,沙河市已引進專家學者268名,累計為企業培訓技術工人1700余人,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00余人。

  通過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沙河玻璃不斷強化核心技術,生産出了各式各樣的高科技玻璃産品。例如沙河研發的馳潤特種耐高溫防火玻璃項目,填補了我國耐高溫玻璃産品空白;總投資29.5億元的金宏陽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填補了河北省超白太陽能電池基片玻璃空白;總投資60億元的中建材(新能源、新玻璃、新材料)“三新”工業園離線Low-E玻璃項目,技術裝備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在經歷了起步、整改、技術提升階段後,沙河玻璃現已進入轉型發展階段。“未來,玻璃産業將成為沙河市第一大産業,我們要把沙河建設成為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玻璃研發、文化、會展中心。通過提升內涵、文化融合實現沙河玻璃轉型。”曲斌説,“我們堅持文化與工業融合,大力推進玻璃産業與文化創意的全面對接,將文化創意融入玻璃産品,全面提高玻璃産業整體效益。”

  據了解,沙河市編制了沙河工藝美術玻璃發展規劃,起草了藝術玻璃省地方標準草案,驗收通過後,將填補全國工藝玻璃行業標準空白;成立了沙河市藝術裝飾玻璃協會,建成了沙河市藝術玻璃創意中心和沙河藝術玻璃展廳。玻璃博物館、玻璃會展中心、玻璃文化産業園等一批商展會展項目也即將啟動建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