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布力論壇激辯網際網路經濟 聯想楊元慶PK復星梁信軍

  • 發佈時間:2014-08-23 18:1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8月23日消息(記者趙珂 實習記者高芳婧)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2014年亞布力論壇夏季高峰會開幕,500多位國內政商界人士雲集河南鄭州,表達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可持續增長的動力”。今天上午,有5位企業家大腕發表了主題演講,其中包括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和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有意思的是,兩個人在演講中都談起了網際網路經濟的話題,並且都對時下流行的“網際網路可以顛覆一切”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宗慶後甚至還警告,網際網路經濟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宗慶後:要警惕網際網路經濟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現在有些網商公開説要顛覆傳統經濟,也就是要顛覆實體經濟。如果把實體經濟全搞倒閉了,它還能做什麼生意?説解決就業問題,實際上做網商的也並非全是無業人員,有不少是在職人員開的店,儘管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但是影響了實體零售業的發展,甚至網商銷售搞亂了企業的價格體系,造成企業産品賣不出去,沒有利潤,只能關門,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失業。據説目前網上開店的,已經有80%的店舖虧損,而且這些網商又在積極地為國外企業開拓中國市場,來享受關稅的減免政策,加劇企業的競爭。這種做法我認為對國內經濟的發展有害而無益。應該加強監管,不能讓它無法無規經營,同時要取消優惠政策,要促進它健康規範地發展。

  宗慶後演講完畢,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緊跟著登臺,也對“網際網路可以顛覆一切”的論調開炮。他認為,網際網路公司不可能顛覆傳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不必恐懼,也不必抗拒網際網路。

  楊元慶:前幾天跟一些企業家朋友聊起來,大家都覺得網際網路的概念被過分誇大,以至於在社會上産生了兩種極端的心態。一種是恐懼,覺得傳統産業必將被網際網路顛覆,另一種是浮躁,表現為迷信網際網路。認為網際網路包治百病,只有網際網路公司才能成功。不可否認,網際網路的確是帶動了企業各個環節的改變。但是顯然網際網路並不能代替一切,它不能代替産品的創新,不能代替技術研發,不能代替生産製造,不能代替供應鏈的管理,網際網路並沒有、也不可能顛覆傳統産業的根本價值,核心價值。

  楊元慶還以智慧手機行業為例,倡導大家學習華為這樣的公司,既擁抱了網際網路,又專注于自己的研發、生産和服務。他説,某些網際網路公司一心要走捷徑,注意力全都放在行銷上面,其他環節全都外包了,這種模式最終是行不通的。

  楊元慶:當然總會有一些想走捷徑的人,希望運用網際網路迅速獲得商業成功。有些企業試圖把價值鏈的其他環節都外包了,他們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了行銷環節上,希望能夠獲得快速成功,從而能夠圈來資本市場的錢。他們不去琢磨如何苦練企業內功,怎樣做好研發,把控産品品質,管理好供應鏈來改善售後服務等等。這樣的業務模式將會證明最終行不通。他們要麼讓用戶總是饑餓著,要麼産品品質、售後服務拼命出現問題,他們忘記了企業成功的短板理論,這絕對不會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應該向一家企業學習,這家企業就是華為,他們一方面積極通過網際網路來改造自己的業務模式,另一方面專注于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這樣子的傳統企業,不但不會被顛覆,反而在網際網路時代會越來越強。

  楊元慶的觀點很快就在網上引起討論,有網友説,網際網路確實不可能顛覆一切,最多就是個銷售渠道,所以製造業該幹嘛就幹嘛,沒有實體産業提供産品,網際網路互來互去都是空氣。

  不過也有人説,網際網路也許無法顛覆整個傳統行業,但是從局部來看,那些不思進取,不擁抱網際網路的傳統企業基本會很艱難的活著,諾基亞,摩托羅拉都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但他們都垮了。

  楊元慶的觀點不光在場外引發了爭論,場內也有人直接向他發起挑戰。在主題演講之後,另外6位企業家上臺進行互動討論,復星集團CEO梁信軍拿起話筒就説,他不贊成楊元慶的提法,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已經讓他無條件、全面投降了。

  梁信軍:我不太贊成楊總的提法,我已經無條件向移動網際網路全面投降,全面擁抱,我已經不再持有傳統觀點,説網際網路就是個工具,什麼人都可以用,我認為完全不一樣。第二個觀點,移動網際網路的規模將是過去PC網際網路的十幾倍大。第三個觀點,移動網際網路跟傳統行業嫁接之後,它誕生的是新行業,新産品,跟原來的東西不一樣,並且它的規模可能會數倍于原來的傳統行業。

  梁信軍接著還説,智慧手錶、智慧手環這些設備推動起來的移動醫療潛力巨大,它將會聯結上下游,形成所謂大健康産業,而且不出10年,大健康的産業規模就會超過房地産,成為對中國GDP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梁信軍的發言讓已經下臺落座的楊元慶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反駁説,智慧手環可以讓資訊流通更快捷方便,但絕對無法代替醫生去治病救人。

  楊元慶:剛才你説,通過移動互聯去做健康産業。我認為移動互聯毫無疑問會改善醫療行業和客戶的互動,將來人人的健康可能都和智慧手錶、智慧手環連在一起。但是只有這些設備沒有用,還得有人給你診斷,給你治病,這是今天醫療系統的核心競爭力,那個是取代不了的。網際網路最方便的地方是讓我們跟用戶更加貼近,這些資訊可以及時互動,但是取代不了各行各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金融行業的風險管控,醫療行業的治病救人的本事。

  楊、梁二人交鋒的話題也引起了現場其他嘉賓的討論,總的來説,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各行各業都需要主動擁抱網際網路,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説,房地産行業中銷售、服務等幾個環節已經與網際網路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但蓋房子這個環節如何網際網路化,是他正在研究的問題:

  馮侖:現在房地産和網際網路已經有三種模式是成功的,第一就是從産品到客戶端的整個銷售、租賃、轉租,這個很成功,第二個就是家居,家居的整合利用網際網路也很成功。第三個就是服務,社區的服務。但是現在就是製造這個環節沒有,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做,跟立體城市一起配合做這個事情,做一個自由定制的平臺,然後把土地放在平臺上,這邊是客人自己來選擇你要的房子,然後這邊呢也是自由進入的一些人來做開發,第四種也好第五種也好,現在還沒看到真正的成功,我們也在擁抱中,還沒抱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