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宗慶後:中國經濟還會有一個20年的高速增長期

  • 發佈時間:2014-08-23 18:03: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今日在亞布力企業家論壇2014夏季高峰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最起碼還有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期,不過因為基數變大,增長的比率肯定會逐漸減小。宗慶後在會議上同時建議,將老百姓個稅的起徵點提高到一萬元。

  以下為宗慶後發言全文:

  一、中國經濟還會有一個高速增長的依據

  (一)黨的十八大提出來在2020年要讓老百姓收入翻一番,我認為消費亦會翻一番,而且還有可能不止翻一番,因為收入翻上去了,物價肯定漲;企業給員工增加收入了,成本肯定會上升;成本上升了産品的售價亦肯定要上漲,若不上漲沒有利潤,他就生存不下去了;若物價上漲就更刺激消費了,我們商界有一句話叫做買漲不買跌,如果政府將社會保障體系建好,讓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的話,消費增加了,需求亦增加了,需求增加了,供應亦需增加了,經濟亦就上去了,GDP是否亦增長了。

  (二)要改變對增長數據的看法,不能光看GDP增長的比例,應該按經濟增長的絕對額來看增長的速度。娃哈哈第一年僅10萬利潤,第二年100多萬利潤,第三年700多萬利潤,開始幾年無論利潤、營業收入都是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但到後面增長的比率就比較少,儘管我們還保持了較長時間的20%以上的增長比率,但現在肯定不行了。去年我們營業收入782億、利稅139.33億、納稅61.67億,凈利77.66億,今年若要我再增長20%就很難了。今年上半年我司實現營業收入418.92億,絕對額增長了58.42億,增長比率也僅16.21%,再下去我們的增長比率會越來越低,但增長的絕對額應該比創業初期幾倍、十幾倍增長比率的絕對值會更高,因為基數大了,增長的比率肯定會比較低了。我們國家亦一樣,2003年我們的GDP是135823億元,2004年達到159878億元,GDP增長比率為10.3%,增長的絕對額為24055億元,而我們2013年的GDP為568845億元,增加的絕對額要多少才能達到這個比例,因為我不知道國家統計局核算GDP增長比率的公式,因為按增長的絕對額除以上年GDP總額的結果是2003年增長應為17.7%,而公佈的僅是10.3%。2013年 GDP總額是2003年的4.19倍,若按同比例增長的話,增加絕對額將是100745億,若按增長比率為7%計算則要增長絕對額70522億,這個增長的速度還夠不夠快。而且我認為發展經濟的主要目的是讓國家更加繁榮富強,老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去計較什麼GDP的增幅,而去搞些無效的投資、虧本的出口來增加這個數據,亦不要計較人家説我們什麼,亦不要怕人家唱衰我們,我們僅要老百姓生活更好了,國家更強大了就好,何必去追求那個得不償失的毫無意義的數據呢。西方發達國家增長個1%-2%就很好了,增長個3%就不得了了,這就是明證。

  (三)中國有13億多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訊,2013年我國還有貧困人口8249萬,而且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56389元的高收入群體亦僅佔城鎮居民的20%,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那就更低了,所以説我們現在並不是過剩經濟,而是老百姓沒有錢消費。我認為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分工不同、相互交換而已,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一直如此,無非是原始社會你打獵我種田,以米換肉、以肉換米,從簡單的物物交換變成貨幣交換及各種的複雜交換而已。如果我們解決好分配問題,把內需拉起來,我們的經濟發展亦會高速發展的,而且我們國家還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要發展例如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環境整治、國土整治等等,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綜上所述,我認為我們國家最起碼還有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期。

  二、要促進經濟高速增長政府該做什麼

  (一)降低稅負,讓利於民

  過去我們靠投資、出口來拉動經濟,現在世界經濟危機,人家需求減弱,出口下滑了,投資過度了造成政府負債過重了。政府這二年亦提出要拉動內需。現階段最大的內需,一是汽車,已賣到要限行限購賣牌照了;二是房子,一方面大量閒置,另一方面房價又高得剛性需求的人買不起。實際上目前是先富起來的少數人的內需已拉足了,而大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內需尚無法拉起來。政府亦意識到要解決分配問題,就是沒有採取有效措施真正地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目前政府獲取的剩餘價值太多了,2013年全國財政收入12.91萬億元,政府基金收入5.22萬億元,合計18萬億元,若再加上國企的收入,還不知多少。光利潤,前十位的央企利潤就有1萬多億。2013年的GDP是56.99萬億,政府拿走了多大比例,剩下來再用於企業生産開支成本,真正能分給企業和老百姓的又是多少?企業和老百姓的稅負太重了!我們中國13億多人口,老人、小孩不交稅,農民不交稅,實際納稅人是多少?若按13億人計算,每人承擔了13846元的稅費,若按人口四分之一為納稅人來計算,每人承擔稅費55384元,而政府收了這麼多的剩餘價值,都沒有用在民生上。一是浪費掉了,政府自己的開支據報道佔了財政收入的51%;二是送給外國人了,拼命鼓勵出口,而且出口還退稅,廉價將産品賣給外國人,而且人家還不賣東西給我們,實際上給了我們一個數字,一張空頭支票,造成外匯儲備達到4萬多億美元。人家還要我們人民幣升值,他們拼命印鈔票並貶值,逐步賴賬,等於把財富白送給人家了。我們出口的是實實在在的財富,而人家不賣東西給我們,等於連原始社會的以物換物都沒有實現,因此又得印人民幣,結果造成人民幣對內貶值、物價上漲,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上漲。對於企業而言,靠做經營、靠做生意養活員工、維持企業的發展,實際上國家亦一樣,要靠經營、靠做生意養活全國老百姓、維持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我們大家都知道要民富國強,如果國富民窮,國家亦強大不起來,而且社會亦不穩定。中國幾千年曆史當中的改朝換代都是因為苛捐雜稅而引起的,現在黨中央亦提出了要解決分配的問題,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拉動內需,要對財稅制度進行改革,要降低稅負。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降低企業稅負。我感覺目前財稅部門到現在為止還在研究要開徵什麼稅什麼稅,根本沒有考慮到如何減稅,如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我感覺到他們認為由於政府負債太重、收入支出不平衡,若不增加財政收入,會造成入不敷出。但我認為他們賬沒有算清楚,一是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給了外資企業二免三減半的稅收政策,而且所得稅15%的優惠政策,但我們的稅收是大幅增長,而不是減少了,因為吸引他們來投資,發展了經濟,擴大了稅基。既然給外資都可以享受到這種政策,對我們自己的企業為什麼不可以實行這種政策,鼓勵大家不斷投資發展經濟?稅基擴大了,稅收我認為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二是由於稅負太重,不少中小企業根本承受不了,不偷稅漏稅根本無法生存,所以造成了2%的企業交了90%的稅。而要偷稅漏稅又得搞關係,一部分稅收又成了政府官員的灰色收入。如果稅負降低了,大家都依法納稅,我看財政收入亦可以大大提高。

  二是提高老百姓個調稅的起徵點,是否可以提高到一萬元。因為目前城市裏大學畢業的工薪階層收入大約在5000元左右,3500元以上要交個調稅,社保基金企業與個人繳納比例要佔收入的40%多。企業給員工加了工資,提高了收入,但其中一大部分又給社保與個調稅收回去了。要讓員工收入翻一番,企業不堪承擔,員工亦永遠達不到收入翻番,特別是我們80後、90後這代人,有文化有才幹,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他們這點收入不要説買不起房,連租房都租不起,他們如何成家立業?如何安居樂業?如果把老百姓收入提高了,都安居樂業了,社會亦穩定了,亦不需要維穩了。目前維穩的開支大大超過了個調稅的收入。

  三是政府要精兵簡政。現在公務員的隊伍太龐大了,而且還雇了不少臨時工,包括事業單位亦一樣。過去一個縣吃皇糧的僅有幾百人,現在已到了幾萬人,亦怪不得地方政府説地方財政是吃飯財政。同時政府亦要注意節約,減少三公經費的開支,而且不能再搞一些無效的投資,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四是調整三農政策。現在普惠制的各種補貼太多了,亦佔了很大的一部分財政開支,有的農民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高得多,還享受了多種補貼,而真正貧困的地方還補貼不到位,還脫不了貧。我認為要提高農産品的價格,讓農民真正地通過勤勞致富,農産品的價格提高了,拿點錢補貼一些城市貧民,財政的開支會減少很多。而且農業必須走集約化生産的道路,才能降低成本,農民的效益才會提高,收入才會提高。而且農業要按計劃經濟的方式來組織生産,因為農民資訊不對稱,今年某種農産品價格高了,明年農民就拼命種,肯定賣不掉了,不但增不了收入,反而虧本。國家又怕農民農業不穩定又大量收儲,結果變質又造成大量的浪費。因此,國家要把需求搞清楚,指導農民種植。同時國家要控制農産品的進口,現在國外的大豆運到中國比我們農民種出來的還便宜,不少國外農産品都衝擊了國內市場,造成農民根本不敢種植。如果我們農産品都被國外壟斷,而不能自給自足的話,我認為是很危險的。

  五是提高一産二産的收入,進而發展三産。因為三産是服務性行業,政府亦在鼓勵發展三産,但是一産二産的收入不高,沒有錢去讓人家服務,三産又如何能發展?目前我們的三産僅佔46.1%,而美國的三産達到了80%。因而我們一産二産收入提高了,三産亦儘快發展了,解決就業、提高財政收入,我認為更不成問題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