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小弟”賺錢強過“大哥”
- 發佈時間:2014-08-23 07:35:22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三板掛牌量8個月增兩倍 從356家增加到1069家
有“招標第一股”之稱的國義招標在IPO失利後,轉投新三板。記者對比發現,A股IPO難把不少準上市公司“逼向”新三板等場外市場,短短的8個月,掛牌公司數量暴增了兩倍。同時一向被A股瞧不起的三板公司盈利能力也超強,在已披露中報的公司中,三板公司凈利潤增長了近六成,而A股公司只有14%左右,有不少投資者計劃掘金新三板。
文/表 記者 張忠安
昨日,廣東省屬國企廣新集團旗下的國義招標在廣州召開新三板掛牌發佈會,這是該公司在2010年創業板上市失利後再次登陸資本市場,是廣東今年以來第98家闖入新三板的企業。這也使得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增加到1069家。今年初,新三板掛牌公司只有區區356家,而不到8個月時間,掛牌數量就增長了整整兩倍。業內表示,新三板今年以來高燒不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A股IPO和借殼上市都很難。
碰壁主機板轉投新三板
“上市之路很曲折,2010年申請創業板上市,但沒有成功,後來繼續引進戰略投資者。現在能登陸新三板,主要還是得益於各種政策紅利。”國義招標董事長詹國偉昨日表示。廣新集團董事長李成透露,雖然國義招標進入了新三板市場,但未來還將努力實現轉板上市。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出現超預期的暴增。來自同花順ifind的統計,截至21日收盤,累計掛牌的企業有1069家。其中,廣東省掛牌企業98家,僅次於江蘇的101家。上海和北京也分別達到70家和69家。而今年5月份,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透露,今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肯定會超過1000家,並將以很快的速度超過兩個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總量。而3個月後,掛牌數量翻過千家關口,並超過上交所的上市股票數量。
經濟前進步伐放緩,增長方式轉型,使得不少處在轉型風口上的企業顯得很差錢,IPO上市融資成為很多企業融資的不二選擇,在證監會排隊的IPO企業庫存一度接近千家。但要成功闖入A股市場有一定的難度。
“現在全國有很多融資渠道,不僅有A股IPO,還有三板市場,包括老三板和新三板。但為什麼新三板能在很短時間內,掛牌數量暴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股市IPO難。”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截至2014年8月14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28家,其中,已過會32家,未過會59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6家,中止審查企業530家。而且不少公司已經苦等了多年依然還在上市的路上。
原因:相對門檻較低
相對而言,三板市場在政策呵護下,不僅成本低、速度快,而且對企業的硬性指標要求也比股市IPO要低得多。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李玲表示,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援,且上市受到門檻限制,使得不少公司流向三板市場。
在滬深兩市中報披露到達高峰之際,在三板掛牌企業的中報披露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而一向被A股瞧不起的三板公司的業績整體增長性卻大幅強過A股。有分析認為,雖然三板公司差別較大,但多數公司具有較高成長性,並成為未來A股成長股的後備軍。
業績對比
證券公司三板好于主機板
記者從同花順ifinD系統提取的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三板公司已經有540多家公司披露半年報,累計實現凈利潤為16.90億元。其中,湘財證券今年上半年盈利1.97億元,成為目前三板市場上凈利潤最多的掛牌公司,而且業績同比增幅達203.77%。
新産業以1.07億元的凈利潤緊隨其後,同比增幅達98.21%。總體而言三板公司絕對盈利額度不高,除湘財證券和新産業外,其餘都在億元級別以下。截至目前表現最差的為中搜網路,今年上半年虧損了8265.18萬元。
記者對比發現,三板公司的業績成長性卻遠遠強于A股。數據顯示,目前1380家可比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26.3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3269.49億元的規模相比增長了13.97%。但上述500多家三板公司雖然累計凈利潤不足20億元,但同比增幅卻達到59.45%,是A股公司的4.26倍。
同為證券行業的公司,新三板上市的湘財證券上半年業績增長了203%,另一家掛牌券商聯訊證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650萬元,同比增長57.93%。而在A股已披露中報的9家券商中,最好的山西證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也只有151.31%,比湘財證券低了50多個百分點。
在今年上市掛牌的新兵中,三板公司333家可比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了50.66%。而A股今年一月份以來上市且披露數據的5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卻大跌了25.78%,其中,安控科技、牧原股份和東方通首份中報虧損,陜西煤業也暴跌了69.45%。
趨勢:做市制度有望提升交易活躍度
8月18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發佈了《通知》稱,新三板、中國結算北京分公司聯合組織有關各方進行了實施做市轉讓方式相關技術測試和業務準備工作,正式實施做市轉讓方式的條件基本成熟,初步確定於2014年8月25日實施做市轉讓方式。21日又發文表示,目前已經有66家主辦券商獲得做市業務備案,做市業務正式實施之日將有43家掛牌公司採取做市轉讓方式,涉及42家做市商。記者發現,有幸首批搭乘做市交易的43家公司2013年平均總資産2.32億元,平均凈資産1.16億元,平均凈利潤2034.23萬元,且主要分佈在製造業和資訊技術領域。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新三板啟動做市制度,將有望大幅提升交易活躍度,而且給相關券商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在以協議轉讓為主的交易制度下,新三板市場極不活躍。截至8月18日新三板交易量達到35億元,但與場內市場動輒萬億的交易額相比,仍然處於非常低的水準,且年換手率維持在1%~5%的水準。
而參照美國等地區經驗,假設做市商股票買賣價差為5%,新三板交易量佔到上交所交易量的2%,做市交易佔新三板總交易額的90%,則做市商業務每年可為券商帶來205億元收入。因此,新三板業務佈局較早,項目資源儲備較多,資源投入較大的長江證券、東吳證券以及西部證券等業績有望直接受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