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富了,也不能忘本”

  • 發佈時間:2014-08-23 06:02: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潘淑蘭,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一如她的名字,樸素、平凡。然而,在孟村回族自治縣,潘淑蘭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原因是她在勤勞致富之後,生活依舊簡樸,從不鋪張浪費,但對待需要救助的貧困家庭卻毫不吝嗇。幾十年來,她扶危濟困、慷慨解囊,累計捐款150多萬元。

  今年72歲的潘淑蘭是普通農家出身,過慣了艱苦日子的她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改革開放初期,潘淑蘭與丈夫開始嘗試做些小生意。她串街炸過油條,趕海“倒”過蝦醬,手腳勤快加上頭腦靈活,讓潘淑蘭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潘淑蘭在創業中發現,廢品回收生意鮮有人做,這讓夫婦倆興起了當破爛王的念頭。從此,不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他們騎著自行車走村串鄉收購廢品,每天伴著夜色滿載而歸。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潘淑蘭真成了“破爛王”,廢品生意越做越大,他們收廢品的工具從自行車變成了三輪車,又變成了汽車,自家的小院兒也從廢品收購站變成了專門的廢舊鋼管收購廠。

  飲水當思源,知恩當圖報。富裕起來的潘淑蘭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啥。“剛結婚那會兒,我家什麼都沒有。鄉親們一起動手給我家蓋起了房子,還給我們湊了400元錢,可我們連管鄉親們一頓飯都管不起。那時我就想,以後一定要活出個樣子,報答鄉親們的恩情。”

  潘淑蘭用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逢年過節,她都要帶上米麵油等去看望村裏的老人,冬天為他們做厚棉被、送電暖氣,夏天為他們安吊扇;村裏建養老院,她不僅捐錢,還經常大包小包地到府看望,有老人生病,還幫著聯繫醫院;附近誰家孩子讀書成績好但交不起學費她都知道,而且總是告訴孩子的父母,關鍵是要讓孩子安心上學,錢的事兒不用操心……

  卜老橋村村民範文治家有一輛早已報廢的農用車,可他捨不得賣。範文治説,這輛車見證了潘淑蘭對自己家的恩情。

  範文治告訴記者,以前他家很窮,吃飯都成問題。潘淑蘭知道後,給范家買了這輛農用車,幫他開了家小賣部。如今,範文治家的生活好起來了,蓋了兩棟新房,去年還添置了汽車。範文治説,“潘淑蘭對俺家的幫助,俺家一輩子都忘不了。”

  這些年,潘淑蘭受過的表彰很多。但是,每次談及榮譽,她總是淡淡一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鄉親們向我伸出了援手,現在該是我用實際行動回報鄉親們的時候了。”

  人們怎麼也想不到,潘淑蘭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慷慨捐助,對自己和家人卻非常的“摳門”。

  她家的後院有一塊澇荒地。潘淑蘭帶著家裏人一锨一鋤地開墾出來,種上應季的蔬菜瓜果,飼養了成群的雞鴨。有人問她,你何苦再種地呢?可潘淑蘭説,“種地是咱農民的本分,種出的東西吃得舒心放心,還能比買著吃節省些,省下來的錢還能幫幫別人。再説了,自家的蔬菜水果,送給村裏的老人們嘗嘗鮮不好嗎?好日子是靠心血和汗水換來的,勤儉持家是祖輩留下的治家之道,永遠不能忘本!”

  上圖為潘淑蘭展示自己獲得的“孟村道德模範”榮譽證書。

  (資料圖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