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鋁令”光有標準還不夠
- 發佈時間:2014-08-22 16:35:00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紀玉
鋁過量攝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國家衛計委、食藥監總局、質檢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的公告》,要求從7月1日起,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澱粉用於食品添加劑生産、經營和使用,膨化食品生産中不得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小麥粉及其製品(除油炸面製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産中不得使用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然而,新華社記者走訪一些地方後調查發現,儘管“禁鋁令”已實施月余,但含鋁添加劑的銷售與使用依然如故,大量商販及公眾甚至並不知曉禁令的存在。
含鋁添加劑在我們身邊長期存在,可以説是“鋁”見不鮮。比如,為了讓饅頭賣相好看、蓬鬆可口,不少生産加工者會用含鋁“泡打粉”發酵麵食。孩子愛吃的膨化食品,也常常出現含鋁添加劑。然而,鋁攝入過量會影響人們的骨骼和神經系統健康。《中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指出,我國多達32.5%的個人膳食鋁攝入量超過每人每週耐受攝入量。而日常膳食中,佔總攝入量的75%的鋁來自於含鋁添加劑食品。
如果“禁鋁令”能得到有效執行,就能降低鋁攝入過量帶來的健康風險。但前提是這一標準確實令行禁止,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標準滯後曾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如今雖然標準跟上了,但它並不會自動起到指導企業生産、提高食品品質的作用。
“禁鋁令”之下,一些地方仍有含鋁添加劑的銷售和使用,一方面或是因為知曉度不高,商販因循舊習,公眾也並不警覺;另一方面則是利益驅動,不銷售、不使用就會造成經濟損失,比如唯恐賣相不好的食品沒有銷路。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聽從禁令不會有什麼後果,必然有生産者、銷售者我行我素。從記者調查看,一些市場上的含鋁添加劑在“光明正大”地售賣,甚至淘寶網上仍有網店上架,而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則是執行鏈條中的薄弱環節。銷售和使用缺少干預,那麼本來不知道禁令的仍然不知道,知道禁令的人中也會出現心存僥倖者。
這個“干預”的責任,恐怕還在監管部門身上。近來,一些地方的監管部門已在開展對含鋁添加劑的檢查和整治,希望這些措施能使“禁鋁令”落到實處,讓標準和監管有效對接。其實,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鋁過量攝入帶來的健康風險,不少産品也以“無鋁”為賣點,因此,含鋁添加劑的存在就會格外刺眼。既要讓更多人知曉鋁攝入過量的危害,也要加強監管,形成長效機制,保證標準的執行,否則,標準再嚴也無用。保證食品安全,生産和監管環節,都少不了“最嚴”。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