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沉迷炒股成“超級散戶”

  • 發佈時間:2014-08-22 07:36:1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個別公司花15.5萬元買股票僅剩下3.63萬元

  上市公司

  隨著近期股市接連創下新高,上市公司又重新燃起了“炒股”熱情。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已披露中報的上市公司中,169家上市公司涉足股市,持有股票數約362隻,合計投資金額達371.4億元。

  儘管股市轉暖使得上市公司炒股收益有所提升,但專家認為,股市處於上漲階段,上市公司炒股往往容易激進,持續加大投入,這種風險遠比熊市中上市公司被套牢少部分資金的風險更大。不少散戶認為,上市公司過多地涉足股市,最終的損失都會由投資者買單。

  記者 楊欣

  昨天,股民董先生感嘆:“看看一些上市公司的炒股思路,無異於資金量更大些的散戶。”近期股市行情轉暖,上市公司也耐不住寂寞,加入了炒股大軍,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在目前已披露中報的上市公司中,169家上市公司涉足股市,持有股票數約362隻,合計投資金額達371.4億元。

  6家公司投入超10億元炒股

  在醫藥生物類公司中有片仔癀海南海藥等9家醫藥股涉足股市;此外,房地産、化工、電腦等行業的公司也不在少數。

  華能國際重慶水務南京高科瀘州老窖*ST南鋼等6家上市公司投資金額均超過10億元。

  杭州解百北京旅遊嘉寶集團在持股數量上佔優,分別持有個股數量為18隻、16隻和16隻。此外,南京中百、重慶水務、南京高科、皖維高新陸家嘴華北高速等39家公司也分別持有5隻及以上個股。

  今年以來漲勢驚人的新股也吸引了不少上市公司的眼光。如杭州解百的股票池名單中就出現了飛天誠信依頓電子今世緣等新股,三隻新股的投資金額分別為1.69萬元、1.66萬元和1.53萬元。此外,一心堂和今世緣等新股也被海南海藥、瀘州老窖、皖維高新等公司分別持有。

  炒股水準和散戶並無兩樣

  “股民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因為看好上市公司業績,而上市公司不專注自身主業發展,卻拿著閒錢去炒股,這真是莫大的諷刺!”許多股民對上市公司的炒股行為頗不認同。

  更讓投資者哭笑不得的是,部分上市公司炒股的規模和手法與散戶並無兩樣。如金陵藥業在報告期內曾經像小散似的買入福安藥業150股、徐家匯500股、宏源證券600股。其手法是全面撒網,買入股票眾多,單個股票動用資金量少,熱衷於快進快出,其炒股風格之鮮明,堪稱“超級明星散戶”公司。

  而從盈利來看,也是有盈有虧。由於今年市場整體偏暖,多數公司都取得了正收益。以湖北金環為例,公司的中報顯示,目前公司共持有同方股份黑牛食品長江證券三隻股票,投資金額合計5344.72萬元,期末賬面價值為1.04億元,盈利超過約5000萬元。

  不過也有許多失敗的例子,如聯環藥業投資的中煤能源,初始投資為15.5萬元,到了今年6月份,僅剩下3.63萬元。隆平高科持有的登海種業,由於上半年下跌,其市值縮水了700多萬元;寶利來買入13.01萬元的中國中冶,期末賬面價值僅為4.1萬元。儘管經歷了近期的股市上漲行情,但以上公司的持股目前依然處在浮虧狀態。

  投資提醒

  小心不務正業

  越漲越買的公司

  對上市公司熱衷投資股市的原因,宏源證券投資顧問徐昉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缺錢,上市公司想通過轉暖的股市找快錢來緩解壓力。

  此外,由於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多為“交易性金融資産”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産”,股價的變動會直接影響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業績。因此在股價上漲時,上市公司可以通過低買高賣獲得二級市場差價實現利潤,將自己的業績報表打扮得更加“漂亮”。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指出,一般來説,投資二級市場按照正常程式是需要董事會同意的,但是不排除有的公司不經過正規程式,高管私下投資理財産品,等到虧損了才進行公告,這會給股東的利益帶來較大的損害。

  有部分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炒股也是理財的一種方式,本無可厚非。但股市處於上漲階段,上市公司炒股往往容易激進,持續加大投入,導致原定投資項目遲遲無法落實,或者淡化甚至放棄掉主營業務,這種風險遠比熊市中上市公司被套牢少部分資金的風險更大。

  尹中立指出,目前股市尚未真正脫離熊市,上市公司投資證券的熱度暫時還不用太過擔心,但股市一旦持續上漲,可能這個問題就需要警惕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