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預決算“曬帳單”或推新方式

  • 發佈時間:2014-08-22 05:0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趙鵬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預決算“曬帳單”或推新方式

  針對本市預決算公開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韓傑。她表示,本市已建立厲行節約長效機制,以嚴格控制“三公”等行政經費支出。而今後本市預決算有望按功能分類與經濟分類兩個維度來公開,使公眾看到更清晰的政府賬務清單。

  1

  關於厲行節約

  禁止建新樓全面降低三公支出

  京華時報:為了更好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現厲行節約的目的,本市將通過預算編報等途徑做哪些工作?

  韓傑:以打造公開透明財政為目標,本市進一步加大預決算公開力度。制發了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外賓接待經費、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等管理辦法,建立厲行節約長效機制,為嚴格控制和全面公開“三公”等行政經費打下基礎。

  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等各項要求,本市還強化因公出國(境)管理,嚴格審核出國團組,控制出國天數及人數,切實降低費用,減少因公出國(境)費用。通過規範公務接待行為,本市大幅降低公務接待費。同時北京市還減少公務用車不必要的出行,嚴格控制公務用車使用,使得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進一步降低。

  除了“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等支出必須厲行節約以外,目前本市還要求各單位在編報預算時不得為新建樓堂館所編報資金,只能適量安排少量修補的資金,必須杜絕新建樓堂館所。

  此外關於舉借使用地方債,以及杜絕用救災款扶貧款打造地標性工程等問題,目前財政部門也正在牽頭制定治理檢查的相關方案。

  2

  關於預決算公開

  推進分類公開雙維度反映政府賬務

  京華時報:對於今後本市預決算的進一步公開和制度完善,財政部門有何打算?

  韓傑: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大公開力度並擴大範圍。在預決算系統能夠支援的基礎上,本市正考慮從目前縱向按功能科目公開,逐步推進至按更直觀的橫向經濟分類科目支出來公開。例如人員工資福利數據就屬於按照經濟分類科目公開,對此本市也正在研究。屆時通過兩個維度來反映,這將讓公眾看到更清晰明白的一本政府賬務清單。

  今後本市將進一步加大部門決算公開力度,包括在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決算並公開市級部門決算的市級部門已擴大至90個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公開市級部門範圍;進一步細化市級部門決算公開報表和説明,增加相應數據和對主要事宜的説明等內容,細化支出明細項目;從方便社會公眾參與和理解部門決算公開內容,從公開內容表現方式、網站公開形式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創新,完善機制,方便公眾閱讀理解;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為手段,加強制度、機制創新和管理,強化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提高部門決算公開效果。

  3

  關於預決算答疑

  鼓勵各部門多途徑互動答疑

  京華時報:對於市級各部門公開的預決算內容,如果媒體或公眾對其存有一定疑問,過去很難獲得公開部門的官方答疑,今後有無建立各公開單位官方正式答疑機制,或者通過微網志、微信互動答疑的可能?

  韓傑:財政部門鼓勵市級各部門公開預決算內容後,針對公眾疑問多途徑建立官方答疑機制。一方面各部門應及時回應媒體和公眾疑問,以消除疑問,方便各級監督;另一方面各部門可通過官方諮詢監督電話、官方網站乃至各部門的微網志、微信等多種途徑來互動答疑。

  4

  關於預決算差異

  口徑存差異決算超預算屬客觀原因

  京華時報:對於部門支出預決算差異問題,有人認為這是預決算執行中存在隨意性,缺乏嚴肅性。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韓傑:實際上預算經過人大審議批復,反映的是當年的財力和部門項目編制安排的情況。部門決算不僅包括當年安排的資金,還包括上年預算結轉結余資金,以及年度中的中央追加資金,年度新增事項追加資金等,二者存在差異是客觀的,簡單比較二者差異的結論是不夠全面的。問題關鍵則是公眾應關注預算執行是否合理,對此各部門應主動加以詳細解讀。

  5

  關於工資福利

  每人平均經費無法全面反映執行水準

  京華時報:海澱區部分單位今年首次在決算中公開了行政經費中的人員工資福利數據。對於行政經費應該怎麼監督其合理性,如果按照每人平均行政經費來算是否科學?

  韓傑:行政經費每人平均支出目前反映的是市級各部門履行行政管理職能和維持單位運轉的支出,包括兩大類,即基本支出中的人員經費,如工資、津貼及獎金、醫療費、住房補貼等;公用經費,如辦公及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取暖費、交通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物業管理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費、一般購置費等,以及一般行政管理項目支出中的出國費、招待費、會議費、辦公用房維修租賃、購置費、幹部培訓費、執法部門辦案費、資訊網路運作維護費等用於一般行政管理事務方面的項目支出。

  行政經費以往只是公佈總額,這次進一步細化,被分為基本支出和一般行政管理項目支出,較為全面地反映出2013年各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能和維持單位運轉支出的情況,也方便公眾進行更客觀全面的分析。

  行政支出規模主要取決於各部門的職能和工作性質,單純按每人平均測算,則無法客觀、準確地反映部門的實際支出情況。每人平均行政經費支出高的不一定就不合理,每人平均經費低的也不一定各項支出就合理。如一些有全市性的資訊化管理系統的部門,按人測算,每人平均行政經費可能就會高一些,因此,需結合部門的職能、工作任務進行綜合分析、評判,簡單比較每人平均數值的高低沒有實際意義。

  6

  關於其他支出

  預算編制和政府決策不同步

  京華時報:業內曾有聲音認為目前其他支出相對偏多,這一現象的成因何在?

  韓傑:這是因為在其他支出方面,科目所佔比例與整體預算管理體制機制有關。

  客觀來看,這受到年度預算編制週期和政府工作決策週期不同步的影響,很多部門在上一年9月份啟動下一年預算編制,但一些重大工作安排需在年底或次年年初才能確定,兩個時間節點不同步,各部門因此會預留預算資金的機動空間,不能把預算全部細化到每個具體項目中,在預算安排時填列其他支出科目,決算報送時同科目列支。

  另外在支出方向上,由於受現行預算科目設置限制,各項支出不能完全找到一一對應的列支科目,根據現有的科目分類要求,對於支出方向存在交集或不能簡單歸集到某一個具體功能科目的支出事項,可以列支其他支出預算科目進行反映。如一些補貼項目,由於缺乏對應的財政科目設置,也會放在其他支出中。

  不過在接下來編制2015年度預算時,本市也會要求各單位儘量細化預算的編制,儘量減少不合理的其他支出。

  □新聞背景

  經濟分類易了解資金具體去向

  目前我國預算收支編列包括按功能分類和按經濟分類兩套主要體系。所謂功能分類體系,包括“教育支出”“公立醫院”“一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就業”等,即使公佈到“項”一級,因這些項目支出涉及方方面面,大家依然較難知道資金的具體去向。

  而經濟分類體系,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差旅費”“會議費”“公車運維費”“公務接待費”等,了解這些單項資訊更有助於公眾知曉資金用於何處,並行使監督權。當前,我國財政預算公開一般採用的是按功能分類。

  京華時報記者趙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