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汽車市場亟待加強反壟斷力度

  • 發佈時間:2014-08-21 09:43:1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國內居民的總體生活水準與經濟條件不斷提升,以及私家車的普及度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嘗試加入“有車一族”的行列,而賓士、寶馬、豐田等國際知名汽車品牌也相繼在中國市場大展宏圖。但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跨國車企雖備受消費者青睞,卻也被指有壟斷市場之嫌。

  近日,新一輪針對跨國汽車品牌的反壟斷調查已經于全國各地展開。其中,江蘇省物價局便在調查過程中大有收穫。

  據了解,自2014年7月下旬以來,江蘇省物價部門分別對蘇州、揚州、無錫、淮安、丹陽——這五座城市的賓士經銷商展開調查。同時,他們還調查了位於上海的賓士東區總部等相關行銷場所,並且取得了一定進展。另據中國汽車維修協會于2014年4月披露的一組數據,賓士汽車的C級“零整比(一輛車全部零配件的價格之和與一輛整車售價的比,通常代表著該車的維修成本)”高達1273%!換句話説,一輛賓士汽車的所有零配件的價格總和約等於十二輛整車的售價,該品牌汽車維修、換件的成本自然也就可見一斑了。

  “賓士案是典型的縱向價格壟斷,即利用自身主導地位,對下游售後市場的零部件價格以及維護保養價格進行控制。”之前,某位參與調查的相關負責人這樣説道。那麼,為何賓士能夠對國內汽車市場進行縱向壟斷呢?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目前國內很多居民都有著非常強烈的購買私家車的願望。特別是身處大中型城市的年輕人,由於飽受上下班擠公交、擠地鐵的煩惱,買車的意願尤為強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來自海外的商家們可以肆意抬高整車的售價:一方面,私家車銷售市場的競爭本就十分激烈,購車族握有絕對的選擇權;另一方面,跨國車企進軍中國,為的就是憑藉自己久負盛名的品牌優勢搶佔市場,他們急需拿出同本土車企競爭的態度。所以,如果國外商家提高整車售價,大多數消費者自然就會更傾向於國産汽車品牌,這無疑會削弱跨國車企在中國的市場競爭力,進而影響其長遠發展戰略。

  相反,在零配件上做文章多半可以穩賺不賠。因為一旦消費者買了車,就必定需要在特定的時間為之進行維修和保養,期間只要商家提出該車存有安全問題並建議更換零配件,車主便只能買賬,別無選擇。畢竟,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愛車平添安全隱患。另外,就現階段國內居民整體的消費水準而言,汽車仍屬於高檔消費品,人們通常也不太可能為了避免更換幾個高價配件而再去購買一輛新車。也就是説,在售後、維修環節,商家會擁有絕對的主導權,這也是他們能夠進行價格壟斷的最重要原因。既然如此,相關部門又該如何有效地“反壟斷”呢?

  具體來説,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針對跨國車企在售後、維修環節進行價格壟斷的處罰力度。比方説,除了要給予他們鉅額罰款外,還應禁止他們繼續在國內銷售旗下産品及開展相關業務,以求對這些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商家構成威懾,迫使其不敢肆意抬高零配件的售價。此外,行業部門還需嘗試建立專業的汽車零配件性能鑒定機構。當商家在維修過程中提出需要更換配件時,車主便能要求該機構對那些“需換新”的配件進行鑒定。若最終證明那些配件尚未損壞,則車主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商家隨意以安全隱患相要挾,要求車主更換零配件的行為。凡此種種,或能使國內汽車市場的“反壟斷”工作更具成效。

  2014年,賓士通過售後、維修進行縱向壟斷僅僅是個案,“反壟斷”仍在路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