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勵行根:研發是一種快樂

  • 發佈時間:2014-08-21 05:29:32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袁華明

  報道組 盧萌卿 孫雲東

  本報訊 “蔡老師,你的這個方案很好,但我們對細節還要斟酌一下。”到勵行根的辦公室採訪時,他正與華東理工大學蔡仁良教授研討一個新産品的設計方案。勵行根所在的慈溪,曾涌現出一大批密封件廠家,但是産業集聚之後面臨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勵行根説,自己把研發新産品當作是一種快樂,所以一直堅持走高科技之路,一步步地邁入了行業的前列。

  勵行根掌舵的寧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位於慈溪城區,廠房一點都不顯眼,沒有高大的樓宇,但這裡生産的産品卻安裝在了尖端産品上。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廠房一樣,密封件在整個大型設備中也是一個不起眼的配件,但是如果産品品質和技術性能不過關,卻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

  潛心研究32載

  1982年,20歲的勵行根在江蘇一家密封件廠當起了技術員,從此與密封件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幾年之後,他回到家鄉慈溪,繼續從事他的密封件研發。當時慈溪冒出了很多密封件企業,多年後,慈溪被授予“中國密封件之鄉”的稱號,大多數企業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起家的。

  起步之初,大多數密封件廠家靠的是請“星期天工程師”。勵行根也想到了找專家,但他同時自己也做研究。直到現在,勵行根還保持著一個習慣——每年讀透一本專業書,關鍵的部分反覆鑽研,“有些章節要看上幾十遍”。

  上世紀八十年代,火電站開始在各地紛紛興建,當時包括密封件在內的超零件機組基本需要進口。“我經常想,如果一個配件國內廠商都生産不了,需要全部依靠進口,那麼這個市場肯定會很大。只要我們生産出來,就一定會有市場。”勵行根説。

  就這樣,勵行根盯上了火電站所需的密封件,並開始著手研發。要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安全運作,這樣的密封件當時國內企業還沒有研發出來。勵行根説幹就幹,在簡易的實驗室裏,他用自己買來的材料和簡單設備開始了實驗。但是有些環節困難還是克服不了,他想到要去找專家。聽説位於天津的當時化工部第一設計院有一位專家是行業內的權威。他便隻身一人來到天津,可是根本見不到專家,於是他在傳達室裏一直等候,一天這位專家出門後,門衛便告訴了勵行根。勵行根跟隨這位專家一直跟到家裏。這位專家終於被感動了,與他一起討論了密封件的化學配方。經過四五年的努力,這個能夠克服洩露難題的國産密封件終於研製成功。

  可是接下來的是更為棘手的難題,勵行根當時對銷售並沒有經驗,一時不知如何推銷自己的産品。雖然懷揣好産品,可是賣不出去也不行。勵行根到那些被密封件洩露搞得焦頭爛額的火電站推銷自己産品時,先是碰了一鼻子灰,客戶認為國外企業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國內企業不可能解決。後來這些火電站懷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在個別機組上用了勵行根的産品,沒想到洩露問題真的解決了!從此,勵行根在火電站行業內名聲大振,訂單也一張接著一張飛來。

  進軍核電領域

  1984年我國自行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的秦山核電站一期開工,核電民用項目讓勵行根看到了新的方向。

  “核電站使用的密封件技術含量最高,也最難做,現在中國還做不了,只能買外國的。我為什麼不試試?”在火電站密封件研發生産中嶄露頭角的勵行根,開始把目光盯在了核電站上。就這樣,勵行根在與秦山核電站一江之隔的慈溪開始了自己長達數年的研發之路。

  “我是從1989年開始研發核電站密封件的。”勵行根説,和之前的常規密封件研發不一樣,核電站的密封件花了很長時間,直到現在他還在為進一步提升核電站密封件的水準而不斷努力。

  核電站所需的密封件要求更高,勵行根一邊建設實驗室,一邊搞研發。勵行根記得,研發初期,專家告訴他,核密封技術是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才掌握的技術,對外高度保密,要想獲得國際的技術資料根本不可能。要掌握核電站的密封技術,關鍵是拿到實驗數據,但實驗大多不可能在核反應爐上做,必須建立高水準的實驗室。建立實驗室的資金從何而來?作為一家民營小企業,銀行聽説勵行根要投資建一間核電站密封件實驗室,都把這視為異想天開,根本不肯貸款給他。無奈之下,勵行根於是把家裏的積蓄和公司的積累共計2000多萬元拿出來建實驗室,並將公司每年的盈利投入到新産品開發和新設備購置中。

  核反應爐壓力容器密封環以前一直由美國一家公司生産,這個密封環還要每年更換一次,每次更換時核電機組就要停運,損失不小。勵行根的國産密封環硬是把價格拉了下來,讓國産密封産品有了話語權。2008年,勵行根將自己的管道密封件賣給核電站時,合同價格是每套900萬元,而同一時期的進口管道密封件價格高達每套7000萬元。

  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勵行根結交了很多國內頂尖級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是流體密封領域的權威,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勵行根的研發成果越來越多。他也開始籌建自己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後流動站等機構,研發力量日益增強。

  小企業大作為

  勵行根説自己的公司只是個“小企業”,年産值不過9000萬元。但是近年來卻連續收到國外大公司的收購邀請,開價也從1億元飆漲到幾十億元。每一次婉拒收購的同時,也讓外界看到了這家“小企業”的真正實力。

  2007年,國內一家核電站從加拿大全套引進的重水堆加料裝置出現故障,請來了二十幾位國外專家研究了個把月也沒有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耽誤一天要損失700萬元,急壞了中方技術負責人。半夜一時多,他們撥通了勵行根的電話。情況萬分危急,勵行根立即驅車趕往現場。當時現場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在閃。經過20分鐘考慮,勵行根給出三個方案,最終用上了他研發的密封墊片,洩露問題被排除。這讓國外專家對他這個來自中國的民營小企業負責人刮目相看。

  2010年,對勵行根來説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那一年,由於在核電站密封件研發上的成果,被評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對於一個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説,曾是遙不可及的事。

  在慈溪這個密封件産業集聚的地方,不少同行做得比勵行根規模大,但也有一些企業在競爭中敗下陣來。對市場競爭,勵行根認為靠的就是技術含量和研發實力。“當我們有了第一桶金的時候,是擴大再生産還是投入到研發中去?我的選擇是研發,只有這樣才會繼續成長。”而像勵行根這樣的行業帶頭人在研發上的成果,也帶動了慈溪整個密封件行業的發展和提升。“原來很多同行不知道密封件行業的水有多深,後來有些企業發現這樣的水深也是可以蹚過去的,對他們來説提振了信心,對行業來説整體提升了層次。”

  在三十多年的行業堅守中,勵行根説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人家做得到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勵行根用這種堅韌的鑽研精神告訴世人:小企業也可以做出高精尖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