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革新帶來大收穫

  • 發佈時間:2014-08-21 01:31:1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馬愛平

  “多虧了科技扶貧指導員的幫助,按照他的方法養牛,第一欄牛就賣了8萬元,第二欄牛賣後,至少可以賺12萬元。”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河川鄉母家溝村民馬治學一邊給肉牛添料一邊興高采烈地説。

  201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脫貧指導員“百人團”實施方案》啟動實施, 固原農校高級講師馬養倉被派駐母家溝村擔任一名科技扶貧指導員。馬養倉走大山、入農戶,對該村傳統的肉牛養殖方法進行革新,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和示範戶,贏得了養殖戶的稱讚。

  貧困村來了扶貧指導員

  母家溝村位於原州區河川鄉北部,離城區40公里,有5個自然村,全村現有農戶189戶,是個純回民村,總人口1088人,現有地4588畝,其中耕地區面積4477畝,種植業以小麥、玉米、胡麻、馬鈴薯為主,農民收入以外出務工、養殖和種植為主。

  由於農業産業延續著低投入、低産出的粗放傳統農業經營模式,加之乾旱、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繁,糧食産量低而不穩,是一個貧困面較大的貧困村。

  在馬養倉的指導下,母家溝村的養殖、種植、科技指導、培訓等工作有了新變化。

  2012年,母家溝村進行了8期科技培訓,有665人次參加,發放技術資料3000余份;馬養倉指導農戶種牧草紫花苜蓿600畝,總面積達到1500畝,種植青貯玉米700畝,地膜玉米2500畝;養牛示範戶擴大到13戶,新建112平方米的牛棚13棟,戶均養牛10頭左右,示範戶牛存欄數113頭,新建青貯池13個,大型鍘草機達到8台。

  2013年,在示範戶的帶動下,其他養殖戶又新建112平方米的牛棚24棟, 56平方米的牛棚81棟;馬養倉向農牧等相關部門爭取到資金67.8萬元,解決了105棟新建牛棚的補助資金問題,如今新建牛棚的數量已基本覆蓋全村。

  今年,示範戶馬治學家中就新購了三輪運輸車和四輪拖拉機各一台,家中有了幾萬元存款,他高興地説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在馬養倉的指導下,村裏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已注入資金150萬元,相關的章程及設施得以完善。

  據統計,自2012年馬養倉開展科技扶貧指導工作以來,母家溝村每人平均純收入2011年的1400元,2013又增加到4100元,年增長率32.1%。

  牛槽換了新方位

  別説是外行人,即使是內行,如不進行專門的講解,也不會輕易看出馬養倉所培育的養牛示範戶與別的養殖戶的明顯區別,貌似非常相近的飼養條件,肉牛的生長週期、養殖利潤竟明顯不同。竅門究竟在何處?

  馬養倉説,他首先將牛槽的位置由南向北移位,變牛頭向南改為向北,避免直射光對牛視力的影響,這樣,既延長可見光和紫外線對牛全身的日照時數,又避免直射光對牛視力的影響。

  “按照全日照計算,牛在半陰棚內每天只有4小時受光時間,受地形影響就更明顯,除晴天外牛大多數時間在陰冷的條件下生活,這直接影響牛體重的增加。”馬養倉説。

  改變牛槽位置後,以牛槽為界,北半棚地面平均溫度為0.0℃, 南半棚地面平均溫度為8.0℃,牛蹄及全身不陰冷;北半棚空氣平均濕度為100﹪,南半棚空氣平均濕度為20.0﹪,牛臥下牛蹄及全身不潮濕;空氣溫、濕度隨氣流運作速度快,糞尿味易散發,棚內空氣品質變好。

  “除此之外,由於地面溫度高,糞便易幹便於清理,可減少養殖人員勞動時間50﹪,降低養殖人員勞動強度50﹪。”馬養倉説,此舉還能提高牛的抗病免疫功能,陽光照射牛體全身,能增加鈣的吸收,紫外線能殺菌減少皮膚病的發生,提高溫度,減小濕度可防止黴菌的産生。

  聽音樂、擴面積、精飼料

  如今,母家溝村的牛棚裏定時開關著音樂,這緩解了牛的急躁情緒,牛吃完草料後不相互打鬥,還能隨著音樂按時吃草、飲水、排便、休息。

  馬養倉説,牛聽音樂,通過生物反饋發現,還可減少體力消耗增加牛的體重,同齡牛比較,每30天可增加體重5公斤,以小麥計算減少精飼料20公斤,可提前30天出欄,以每頭牛計算,每月可增長效益300元左右。

  馬養倉提倡改56平方米牛棚面積為112平方米,他説,這首先減少牛棚內一道隔墻,減少了原材料、資金的投入,降低了牛的壓抑感,增加了牛存欄數並擴大了空間;其次,方便了養殖人員對牛的飼喂、飲水、消毒和安全管理,消除了分棚再合棚餵養牛的生疏感;第三,溫、濕度升降過程變化緩和,防止了溫差大造成牛群感冒和疾病的發生。

  馬養倉在養牛中,除搭配飼料進行科學計算配方外,還收集新鮮的中草藥渣晾曬乾,磨成粉末,按劑量加入飼料中,定期按牛頭數進行飼喂。

  經中醫學專家論證:新鮮的中草藥渣可提高牛肉品質,增加微量元素,減少疾病的發生,能加快牛體重的增加。

  在馬養倉的指導下,通過綜合技術應用,母家溝的肉牛養殖示範戶平均利潤增加了10%左右。

  因為堅持不懈的創新與辛勞付出,2012年,馬養倉被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考核為優秀指導員,2013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同年,年終綜合考核母家溝村位列原州區第一名。

  馬養倉説,今年他將努力使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5100元,科技養牛示範戶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達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規定的脫貧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