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媒關注日企在華涉壟斷被罰 稱或影響對華投資

  • 發佈時間:2014-08-20 15:02: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月20日宣佈,認定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等12家企業結成價格卡特爾並抬高價格,違反了《反壟斷法》,對其中三菱電機和電裝等10家公司總計罰款12.35億元。

  日本《産經新聞》稱,中國《反壟斷法》開始於2008年,這是中國反壟斷部門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罰單”。這12家企業就軸承及發動機啟動裝置、發電機、閥門等産品交換價格資訊,結成價格卡特爾。中方有關部門認為,該卡特爾從2000年起持續了約10年。

  據日本《讀賣新聞》透露,被查出存在違法行為的企業包括,日立汽車系統、不二越、矢崎總業、古河電工、愛三工業、捷太格特、住友電氣工業、日本精工、NTN、三葉公司。其中,日立和不二越被免於處罰。

  日本共同社稱,中國有關部門對外資企業加強了反壟斷調查,也有人認為,此舉是針對外企。如果進一步擴大處罰範圍,也有可能影響國外對華投資。

  中國國家發改委8月20日在官網上指出,經查實,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古河、住友等8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為減少競爭,以最有利的價格得到汽車製造商的零部件訂單,在日本頻繁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互相協商價格,多次達成訂單報價協議並予實施。價格協商涉及中國市場並獲得訂單的産品包括起動機、交流發電機、節氣閥體、線束等13種。經價格協商的零部件用於本田、豐田、日産、鈴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種車型。截至2013年底,當事人經價格協商後獲得的與中國市場相關的多數訂單仍在供貨。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4家軸承生産企業在日本組織召開亞洲研究會,在上海組織召開出口市場會議,討論亞洲地區及中國市場的軸承漲價方針、漲價時機和幅度,交流漲價實施情況。當事人在中國境內銷售軸承時,依據亞洲研究會、出口市場會共同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漲價資訊,實施了漲價行為。

  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涉嫌達成並實施了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規定,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不正當地影響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了下游製造商的合法權益和中國消費者利益。兩個案件中,當事人多次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超過10年,違法情節嚴重,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法予以從重處罰,同時對主動提供重要證據的相關當事人適用了《反壟斷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條款。

  有不少外媒猜測稱,近期中國針對外企進行的一系列反壟斷調查可能會導致外商直接投資下降,對此中國商務部予以否認,並表示在加大結構調整大背景下個別月份FDI波動是正常的。實際上,根據中國商務部8月18日的數據顯示,1-7月,中國服務業利用外資仍然保持比較快速的增長,製造業利用外資金額有所下降。在國內加大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吸收外資的數據在個別月份有一些波動是正常的,不足以反映整體的走勢,更不能去跟外資反壟斷調查掛鉤。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有一些媒體猜測,中國針對哪個國家,這些沒有任何依據。中國政府對各類性質的市場主體是一視同仁的。相信絕大多數外商投資企業仍將在中國依法開展經營活動,不會因為查那麼幾個案子,就把外商投資企業嚇回去。對於歐盟商會稱有一些企業有所抱怨,商務部稱,這可以理解,但查處這些企業,也都是依法進行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