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益突出規模下降

  • 發佈時間:2014-08-20 14:29:39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消息“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正在困擾著債券基金。今年2月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一波牛市行情,債券基金的業績也較為突出。但投資者似乎並不買賬,債券基金陷入了業績上漲規模下降的怪圈。

  海通證券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已達5.76%,遠高於同期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2.87%、2.57%的增長率,也大幅高出貨幣基金2.73%的收益率。

  不過,與良好的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債券基金規模的不升反降。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債券基金二季度末規模為2591.8億份,相較2013年年末的3176.76億份下降18.41%。相比于1.59萬億份額的貨幣基金規模,債券基金份額只有貨基的一個“零頭”,僅相當於貨基規模的16%。另有數據顯示,6月末,開放式債券基金的規模為2706.12億元,較2013年末下降518.72億元,降幅為16.09%。其中,6月債基凈贖回數量佔比較高,達到142億份。

  有分析認為,去年下半年以來,餘額寶帶來的貨幣基金風潮所掀起的漣漪效應是債券基金“失寵”的一個重要原因。社會上的無風險收益率大幅度攀升使得股市、債市的吸引力都下降了。“債基的競爭對手像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都屬於基本不會虧本的産品,這一點也使得厭惡風險的債券基金持有人選擇了離開。”數米基金分析師王煒表示。

  展望後市,業內對債市行情仍有分歧。有業內專家不看好下半年的債基行情。他們認為,債券上半年快速上漲已透支了下半年的行情,接下去調整壓力高過上漲空間。

  也有基金經理表示,偏弱的宏觀經濟和整體寬鬆的資金面,使債市慢牛行情遠未結束,不過仍要關注外匯佔款回落和微刺激下對於中國經濟形勢的影響,短期看此類風險並不大。就下半年債券投資而言,業內人士認為票息和杠桿利差對基金凈值貢獻會加大,久期對基金凈值的貢獻會較上半年減少。 李光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