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裏雲招募1萬家雲服務商 專家:共用平臺降低成本

  • 發佈時間:2014-08-20 11:0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阿里巴巴宣佈啟動“雲合計劃”,計劃招募一萬家雲服務商,為企業、政府等用戶提供一站式雲服務。《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雲計算進入産業鏈時代。

  央廣網財經8月2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你不知道馬雲的哪塊雲彩要下雨”,這是人們在調侃馬雲四處擴張的做法。馬雲的阿里巴巴,最近的收購行為可以説馬不停蹄,先是收購高德,然後是入股視頻大佬優酷馬鈴薯,還要買“文化中國”,就連恒大足球也要插上一腳。最新的一塊雲叫“雲合計劃。”阿裏要招募一萬家雲計算服務商,為企業、政府等用戶提供一站式雲服務。

  雲計算服務是塊大蛋糕。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雲服務市場增長45%,而傳統IT市場只增長4%。此外,企業在雲服務上每消費1塊錢,傳統IT投資將減少4塊錢,而且這一趨勢還將越來越明顯。

  什麼是雲計算服務?知名網際網路專家、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説, 雲計算好比把水加工成自來水,把煤變成電,就是把資訊加工後,再方便地送到各家各戶。

  劉興亮:雲計算可以比喻為我們家裏用的電、燃氣這樣,你過去可能需要自己有一個煤氣罐,或者説自己有一個發電機,自己給自己提供燃氣、電的服務,後來就有了燃氣公司,有了這個電廠,就接入一根線、一個管道,你就可以把這個自己接過來用。雲計算簡單來説它也是這樣,它可以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專門做這樣的公司,放在雲端,你需要的時候你就按需進行計算、重組這樣的一些服務能力。你平時家裏面照的那些照片,拍的那些視頻,以前我們都存在自己電腦裏面,或者是移動硬碟裏面,以後不需要了,我們都存在雲端就可以了。包括我們家庭的記帳,包括我們老百姓相關的你所有的一切和電腦相關的東西,就是這麼説,我們可能就不需要本地的硬碟,本地的CPU這些東西,你只需要有一個端能夠接入,隨便一個終端就可以了,隨時隨地,只要有網路就可以。

  這次阿裏要招募一萬家雲計算服務商,打造一個大的産業平臺,表明雲計算即將進入産業鏈時代。用淘寶平臺做類比:阿裏雲平臺上的大中小型服務商都是賣家,而企業是買家,是消費者;阿裏雲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劉興亮説,這相當於開了一個資訊處理的大農貿市場,各類消費者可以在那裏各取所需。

  劉興亮:阿裏它這次要聯合一萬家這樣的雲服務商,當然一萬家更主要是宣傳的噱頭,實際上目前看來聯合一萬家還是比較難。但是它不管怎麼説,聯合很多的雲服務商,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就是説還是阿裏要做平臺,不管是淘寶也好,還是天貓也好,還是它的支付寶也好,它就是要做平臺。它這次就要做一個雲服務的平臺,在平臺上不管是我們的老百姓也好,企業也好,政府也好,你需要的各種各樣的雲服務它那裏都有。你可以把這個理解為一個農貿市場,這個農貿市場裏面,以前阿裏它可能只提供賣菜,賣各種各樣的實物的東西,現在它可能會提供各種各樣的非實物這些服務,可能有修鎖的,也可能是有修管道的,它把這個都集合在裏面。只要去它的農貿市場裏面就可以幹各種各樣的事了。

  馬雲喜歡講革命,説到電子商務,就説革傳統零售業的命;説到網際網路金融,就説革銀行的命。這一次阿裏雲要革誰的命?馬雲的目標很清楚,是革IBM、甲骨文、惠普等IT公司的命。這個“雲合計劃”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北京3G産業聯盟副理事長項立剛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IT行業的大部分支出預算都花費在應用軟體和系統軟體方面,比如數據庫要依賴甲骨文,應用軟體依賴IBM,今後説在雲平臺上的網際網路計算, 真能革IBM、甲骨文、惠普等IT大佬的命嗎?

  項立剛:革命無非是一個口號,包括電子商務,包括網際網路的金融,它事實上是把傳統行業的完全革命了嗎?也沒有。它只是在這裡面成為它一個部分,其實不管是從雲服務還是其他的服務,它還是需要IT支出,它還是需要新的體系,只是在這裡面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以前需要把每一台電腦買到家裏,但是現在可能不需要再買電話了,或者不需要買伺服器了,怎麼辦呢?用別人的服務,是用租的辦法,或者是用別人的提供服務。這樣的情況就是説,第一仍然還是要做IT方面的開支,第二方面有一部分服務。事實上成本就大大降低了。所以,如果介入雲計算的平臺,那要買什麼設備,可能還要買IBM的惠普或者其他的設備。所以,完全去革命是不可能的,但是肯定有機會。

  經濟之聲:從一個用戶的角度,可能如果我們頭上有這塊雲的話,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硬體需求的成本就會降低。阿里巴巴將成立阿裏雲基金,專門用於支援合作夥伴的發展,將提供資金扶持、客戶共用、技術和培訓支援,這些合作夥伴基於阿裏雲計算平臺,提供金融、政府、製造、教育、醫藥等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幫助合作夥伴從IT服務商向雲服務商轉型。IT服務商將來是都要向雲服務商轉型嗎?

  項立剛:雲服務商最大的好處是可能共用平臺,然後它的技術成本也會相對比較低,而且它可以把政府的力量整合起來。所以,對任何一個IT服務商來説,現在如果提供一個服務,説自己進機房、進伺服器然後不利用雲的平臺,這是一個比較過時的概念。所以利用雲的體系,確實是未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經濟之聲:那我們從經濟的角度,在來算算賬,表面上看這個雲確實是給我們省了錢,但是阿里巴巴表示:在阿裏雲計算平臺,阿里巴巴將産業收入分成從8:2變成2:8,負責應用創新的雲服務商拿80%的收入。為什麼雲服務商可以拿8成的收入?

  項立剛:雲服務商拿到80%收入是應該的。因為對於阿里巴巴,它提供一個平臺,主要是提供一個硬體的平臺和一個的雲的服務的存儲這些方面的支援,然後所有各種各樣的應用服務等開發,尤其針對傳統市場和針對不同的市場,它需要有人能夠進去,能夠了解,能夠做深做透。這些事情,阿里巴巴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它需要把這些力量這些東西讓別人來做。那既然讓別人做到這樣的資訊業務,如果要拿不到足夠的回報,然後主要的給平臺拿去了,那大家的積極性不高了。所以,給他們足夠的收益才是可以讓阿裏雲能夠更多的使用發展起來的機會,這一點馬雲是看的很清楚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