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2家日本汽配企業被罰12億:實施價格壟斷 時間超10年

  • 發佈時間:2014-08-20 11: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0日訊(記者 秦陸峰)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簡稱發改委)20日在其官網發佈消息稱,日本十二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罰款12.35億元。

  發改委稱,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合計罰款12.354億元。

  據悉,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為減少競爭,以最有利的價格得到汽車製造商的零部件訂單,在日本頻繁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互相協商價格,多次達成訂單報價協議並予實施。價格協商涉及中國市場並獲得訂單的産品包括起動機、交流發電機、節氣閥體、線束等13種。經價格協商的零部件用於本田、豐田、日産、鈴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種車型。截至2013年底,當事人經價格協商後獲得的與中國市場相關的多數訂單仍在供貨。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軸承生産企業在日本組織召開亞洲研究會,在上海組織召開出口市場會議,討論亞洲地區及中國市場的軸承漲價方針、漲價時機和幅度,交流漲價實施情況。當事人在中國境內銷售軸承時,依據亞洲研究會、出口市場會共同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漲價資訊,實施了漲價行為。

  發改委稱,八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四家軸承企業涉嫌達成並實施了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違反了我國《反壟斷法》規定,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不正當地影響了我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了下游製造商的合法權益和我國消費者利益。兩個案件中,當事人多次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超過10年,違法情節嚴重,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法予以從重處罰,同時對主動提供重要證據的相關當事人適用了《反壟斷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條款。

  汽車零部件價格壟斷案的處罰決定為:一、對第一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日立,免除處罰。二、對第二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電裝,處上一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計1.5056億元。三、對只協商過一種産品的矢崎、古河和住友,處上一年度銷售額6%的罰款,分別計2.4108億元、3456萬元和2.904億元。四、對協商過兩種以上産品的愛三、三菱電機和三葉,處上一年度銷售額8%的罰款,分別計 2976萬元、4488萬元和4072萬元。

  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處罰決定為:一、對第一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不二越,免除處罰。二、對第二家主動報告有關情況並提交涉及中國市場所有證據和銷售數據的精工,處上一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計1.7492億元。三、對2006年9月退出亞洲研究會但繼續參加中國出口市場會議的NTN公司,處上一年度銷售額6%的罰款,計1.1916億元。四、對提議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召開出口市場會議的捷太格特,處上一年度銷售額8%的罰款,計1.0936億元。

  同時,涉案企業均提出了整改措施:一是立即根據中國法律對銷售政策和銷售行為進行整改;二是對公司全體成員進行反壟斷培訓,確保員工行為符合中國法律要求;三是採取實際行動,消除過去違法行為的後果,主動維護競爭秩序,並惠及消費者。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發改委將對本次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其他違法線索繼續深入開展調查,確保公平執法,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