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黑貓焦化上演押寶式IPO

  • 發佈時間:2014-08-20 09:31:0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好不容易拿到環評“合格證”後,陜西黑貓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貓焦化”)開始了IPO的資本之旅,不過,這家希望成為渭南第一家上市公司的企業似乎並沒能給市場更多遐想空間。公司招股書顯示,此次上市募集的資金將全部押寶在子公司龍門煤化身上,然而龍門煤化卻是個處於過剩産能行業、資産負債率超高且連年虧損的公司。這種孤注一擲的押寶,讓人們對黑貓焦化的未來充滿了疑惑。

  11.98億元只投一個項目?

  北京商報記者從黑貓焦化的招股書中看到,黑貓焦化此次IPO擬首次公開發行1.25億股,擬募集資金11.98億元,募集所得資金將全部投入到控股子公司龍門煤化400萬噸/年焦化技改項目上,該項目包括400萬噸/年冶金焦項目與25萬噸/年LNG聯産20萬噸/年甲醇項目。

  資料顯示,龍門煤化由5家公司聯合發起,註冊資本15億元,黑貓焦化佔股51%,龍門煤化的主營産品為焦炭、甲醇、LNG(液化天然氣)。龍門煤化在之前已經利用自有資金進行了募投項目先期建設,但是交出的成績單卻不太令人滿意。

  龍門煤化的400萬噸/年焦化技改項目總共包括8座焦爐,從2012年1月開始,到2014年1月底,這8座焦爐已經全部試投産,項目帶來的不是利潤的增長,而是大量的虧損。

  北京商報記者從龍門煤化財務報表中看到,龍門煤化2011-2013年,凈利潤分別為-2346.05萬元、452.47萬元和-6623.08萬元,2014年上半年為-2994.4萬元。“從財務數據來看,龍門煤化的業績確實不好看,似乎募投項目是個賠錢的項目。”北京一位投行分析人士表示。

  業績虧損的同時,龍門煤化的資産負債率也相當的高,2012-2013年的資産負債率分別達到70.25%和78.99%。

  其實不僅僅是龍門煤化,以焦炭為主營業務的許多公司近年都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現象。在A股已經上市的和黑貓焦化同類型的以焦炭為主營的上市公司總共有9家,北京商報記者在翻看了它們2013年的年報後發現,9家公司在2011-2013年間,沒有一家公司的凈利潤呈現完全正增長。

  尤其是2012年,9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正,分別是山西焦化開灤股份寶泰隆。也就是説,在2012年焦炭類上市公司中66.7%的公司出現了虧損,而僅有的3家能勉強盈利的公司,2011-2013年間,凈利潤也是連年縮水,其中山西焦化凈利潤下滑67.44、開灤股份下滑67.96%,寶泰隆下滑最大,達94.52%。

  焦炭行業利潤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被寄予厚望的龍門煤化似乎也難堪大任。

  為何押寶虧損大戶

  黑貓焦化控股子公司中類似龍門煤化的公司還有3家,它們分別為新豐焦化、黑貓能源、內蒙古黑貓。這3家公司201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073萬元、1478萬元、-428萬元,相比于2013年龍門煤化的-6623.08萬元,這3家公司的業績都要好看得多,只是這3家公司2013年末的總資産加起來還不及龍門煤化一家公司,這是押寶龍門煤化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因為黑貓焦化自身經營出現了瓶頸,主營産品産銷量雙升的同時,凈利潤卻逐年大幅下滑,2011-2013年間凈利潤下滑約50.84%。

  黑貓焦化主要産品有焦炭、甲醇、合成氨。焦炭2011-2013年的收入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80.64%、83.95%、83.6%。很明顯,焦炭在其主營業務的産品中佔絕對主導地位。從2011年到2013年,黑貓焦化的焦炭産量從200萬噸增加到463萬噸,增長131.5%,同時間段的焦炭銷量也從200萬噸增加到552萬噸,增長176%。

  産銷量雖然都在增加,但是在主營産品價格下滑的影響下,營業收入增幅較緩,2011-2012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增幅為56.07%,2012-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卻只有20.85%,增速明顯放緩,加之營業成本的增加,導致公司凈利潤不斷下降,2011-2013年,黑貓焦化的凈利潤分別為2.97億元、2.39億元、1.46億元。

  焦炭的消費主體主要為鋼鐵生産企業,2012年鋼材市場由於受到産能過剩的影響,鋼鐵價格持續走低,直接影響到了焦炭的價格,2011-2013年焦炭價格下降了28.91%,並持續保持著下降的走勢,從黑貓焦化招股書中看到,2014年上半年焦炭銷售價格更是跌破1000元/噸,降到了942.85元/噸(2011年為1567.99元/噸)。

  黑貓焦化主營業務的另外兩個産品甲醇和合成氨的價格也存在著一定的下滑,2011-2013年間甲醇的銷售價格下降了6%,合成氨下降了23.64%。

  圈錢難解過剩之殤

  從9家已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以焦炭為主營的上市公司雖然募集到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卻並沒有扭轉整個行業業績下滑的大趨勢。

  2013年我國新建43座焦爐,新增産能達2660萬噸,全年焦炭産量4.76億噸,同比增長8.1%,産量增速明顯高於下游生鐵6.2%的增速。鋼鐵行業已屬産能過剩,焦炭産量的增速竟還高過生鐵,工信部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要求,2014年要求焦炭淘汰1200萬噸産能,這些都表明焦炭屬過剩産業,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2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毛偉明在會上提出,化解過剩産能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在2017年以前,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造船五大行業不再新增任何産能,這五大産業也被劃分為夕陽産業。

  “夕陽産業指的是那些産品銷量和需求減速甚至停滯的産業,焦炭最多算是過剩産業。”煤炭分析師王旭峰分析説,“過剩産業上市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把上市募集的資金投入到擴大傳統産能上,就背離了市場,得不償失,焦炭行業上市的目的應該是利用募投資金進行深層次開發。”

  目前上市的9家公司中,絕大部分把募投資金用在了“擴大”傳統産能上,業績虧損也就在情理當中。而此次黑貓焦化的募投項目雖然立名為焦化技改,其實還是建立在老項目上的加工綜合,把錢投在這樣的項目上是一種另類的擴大産能,而這種賭博式押注無疑蘊含著極大的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以焦炭這種過剩産能為主營産品上市的公司,利潤很難做到同向增長,雖然它們也在進行産品轉型,但是焦炭始終是它們絕對的主營産品,募集的資金也隨著淘汰的産能‘淘汰’掉了”。

  北京商報上市公司調查小組/文 韓瑋/製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