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曬遊戲成新熱點 愛玩微信遊戲潛藏風險
- 發佈時間:2014-08-20 09:40:00 來源:浙江線上 責任編輯:羅伯特
“之前的朋友圈多是一些曬美食、曬幸福的人。現在打開朋友圈,發現一大半的朋友們都在分享遊戲連結。”近段時間來,市民莊先生的朋友圈時不時地被各種“不服來戰”的小遊戲攪亂得“烽煙四起”。這些遊戲往往有一個特質,上手容易操作不難,可以隨時分享到朋友圈曬戰績。
朋友圈小遊戲為什麼能火起來?寧波的遊戲市場情況如何?帶著這幾個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
現象
朋友圈曬遊戲成新熱點
莊先生告訴記者,微信曬遊戲是從“Flappy Bird”開始。這個小遊戲最風光的時候,走到哪都能看到有人端著手機戳螢幕。它不僅登上了微網志頭條,還借助朋友圈的力量引發了一次爆炸式的狂潮。“自那以後,越來越多製作簡單的小遊戲紛紛佔據朋友圈陣地。常常一個遊戲剛消失,就會有另一個小遊戲火起來。”
前段時間,一款名為“圍住神經貓”的遊戲公佈了官方數據。數據顯示這款遊戲上線當天PV值(全稱Pageview,查看的頁面數量)就達到86.5萬,IP破23.4萬。在接下來的24小時後,PV竄升到了1024萬,IP更高達241萬。而隨著朋友圈病毒式分享,目前總PV已達到數億級。同樣,另一款“看你有多色”的小遊戲,上線僅一天就收穫了一千多萬用戶。而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小遊戲的開發時間,不過短短數日。據“圍住神經貓”的開發商介紹,參與遊戲製作的人員只有美術和程式員兩人,僅僅用時1天半就完成了,48小時就完成了上線發佈。
提醒
小遊戲潛藏風險
不少愛玩手機遊戲的人或許不知道,手機遊戲火爆的背後實際上也潛藏著風險。
8月3日,雲南魯甸地震發生後,一條“為雲南魯甸縣祈福,為災區的所有同胞祈福!”的消息出現在朋友圈。打開網頁,用戶可以自行輸入姓名、地區為災區祈福。祈福資訊轉發一度火爆。就在三天后,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網志提醒網民,祈福連結或存在竊取個人資訊及詐騙的風險。
寧波市電信局IT技術專家余偉建告訴記者,從技術上來説,這種竊取資訊的方法是可以實現的。“不少像算前世、算命的小測試,都需要玩家輸入個人資訊後才能進行,實則可能是在後臺收集玩家的手機號碼,再讓玩家輸入名字去匹配,從而盜取資訊。如果玩家使用手機銀行、支付寶還會有被盜取財産的風險。”
分析
小遊戲助公司出名
在業內人士看來,手機遊戲更像是社交遊戲的一種變形。
“脫離了社交平臺,此類小遊戲難以火爆。”寧波百迅軟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可為説,“但社交類小遊戲有一個特點,就是熱點轉換很快,持續度不長。如果遊戲公司不推出新的産品,之前積攢起來的用戶就會馬上轉化。”
“與電腦遊戲相比,手機遊戲開發競爭更為激烈。”史可為坦言,“從我們公司跟蹤的數據來看,一款獨立手機遊戲的高峰熱度大概在三個星期左右。在這之後,用戶的關注度會下降,但不會説完全消失。”對於遊戲公司來説,首要的任務還是應該思考如何去吸引更多的玩家,以及如何將遊戲的持續度延續下去。
從2006年起,寧波百迅軟體有限公司開始獨立研發一個叫“寧波遊戲中心”的遊戲平臺。遊戲平臺主打本地麻將、本地鬥地主等棋牌類遊戲,經過一年多的潛心開發吸引了不少PC端和手持端玩家。目前,這款遊戲手機總安裝量達到35萬人次,平均每天活躍用戶7000人。
小遊戲的營利模式有別於傳統的遊戲。“傳統遊戲的營利模式叫做‘放長線釣大魚’,但在網頁嵌入小遊戲,廣告成為了首個營利方式。”史可為説,“但通過廣告方式來營利,對專注于遊戲開發的公司來説並不可取。
史可為告訴記者,廣告若要産生效應,首先需要一個龐大的用戶數。事實上,當一款遊戲的用戶達到幾十萬,甚至百萬後,遊戲本身的消費額可能遠遠超過廣告的效益。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借助微信火起來的小遊戲確實為公司提供了成長和出名的機會。
寧波關鍵點品牌策劃有限公司行銷專家黃江偉告訴記者,“以前遊戲産品的成長週期很長。通過移動網際網路,這個週期可能縮短到了一夜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