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曲阜修學遊從重“遊”轉向重“修”

  • 發佈時間:2014-08-20 03:34:49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韓文化周”青少年志願者修學活動、第二屆MA-CHN-DO(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國際青年志願者行動、2014“我愛孔子”英語夏令營……今年的曲阜孔子修學旅遊節,在短短一個月內安排對外活動近10項,接待了近千名全球各地的遊學青年。

  究竟是什麼引發了國外修學團隊的爭相涌入?旅遊行銷變招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記者進行了採訪。

  □ 本報記者 孟 一

  本報通訊員 才興倩

  “三國”混住樂公益

  8月8日清晨,萬仞宮墻在莊嚴的“晨鐘”聲中迎接來了新一天。

  與往日的開城儀式不同,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主題的樂舞表演結束後儀式並未落幕,一群身著南韓傳統盛裝的志願者帶著自己民族的傳統樂器入場,在孔子家門前奏響了文化交融的鼓點。

  與“中韓文化周”側重文化不同,第二屆MA-CHN-DO(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國際青年志願者行動則把重點放在了志願服務上。

  接受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相關培訓;到洙泗書院追尋儒家文化的源頭,整理草坪、修剪樹枝;給入住的曲阜杏壇中學畫文化墻;換上韓服參加祭孔大典……充實的內容,讓三國的青年志願者度過了充實的12天。

  “Mito是印尼人,進屋不習慣穿鞋,她就在宿舍地上鋪滿了涼蓆,我和馬來西亞的林品萱也‘入鄉隨俗’,進屋先脫鞋子。”今年剛剛畢業于美國代頓大學的柳宇鑫是名中國姑娘,對於這次活動,讓她感觸最深的除豐富的內容外,還有在杏壇中學宿舍三國混住的特別經歷。

  每天一起活動、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加深了志願者對彼此國家文化的了解,“文化遺産保護”這個主題也因這種體驗式的修學活動充滿樂趣。“本以為守著這一個地方過12天會很漫長,沒想到曲阜有這麼多值得看、需要學的地方。”柳宇鑫説,活動越深入越感覺自己懂得少,作為一名中國人,是時候加強對儒家文化的了解了。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曲阜孔子修學旅遊節,在短短一個月內安排對外活動近10項,接待了近千名全球各地的遊學青年,均創歷史新高。

  修學遊有了新動力

  “南韓和東南亞的修學遊活動多是由中國教育學會培訓中心牽頭的,作為一個專業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機構,他們掌握有充足的資源。”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長韓鳳舉説,為順應修學遊的發展趨勢,曲阜現在越來越多地借力培訓機構和大型企業。

  主動轉變合作主體,緣于傳統長線修學遊線路“重遊輕學”的現實問題。

  “一天一個城市,時間安排得很緊。比如,今天還在上海,第二天就到北京了。”首爾東德大學大二學生樸麗耿説,她過去也曾參加過一些由旅行社組織的修學遊團,但往往和普通旅行團沒什麼差別,走馬觀花地以看景為主,沒機會停下來真正學點東西。

  修學遊本應以“遊”為方式、“學”為目的,但縱觀國內乃至亞洲區旅行社的修學遊線路,多是打著“修學”的牌子買家長一個“旅遊支援”,遊有餘而學不足。相對而言,專業培訓機構和大型企業則更看重修學的成果。

  8月15日,步長制藥集團組織了幾十人的客戶團隊來到曲阜,主要是讓客戶的孩子參加成人禮,並到尼山“拜師”,這已是步長集團自今年4月份以來,第9次組團造訪曲阜。步長集團創始人趙步長告訴記者,他已將來曲阜學習傳統文化作為員工培訓的必修課,這有助於提升員工素質、傳承傳統文化。而“修學”同樣是適合職工、客戶子女接受成長教育的好方式。

  “‘修學遊’的基礎在遊,往上一個層次是對學生進行某種層面的教育,再往上是加深對文化的認知和傳承。”這是曲阜市旅遊局黨委書記孟坡提出的“修學遊意義金字塔”。從他的界定上看,更追求教育成果的企業和培訓組織,已然成了修學遊發展的新動力。

  “動手性”還有待加強

  “沒想到‘三孔’有這麼多禮樂表演,儀式感和藝術感兼具。”一位馬來西亞志願者在看過祭孔大典後表示深受震撼。

  從去年起,晨鐘暮鼓、開城儀式、祭孔大典等表演和儀式進入常態化,每日輪流上演,邁出了“旅遊産品活化”的第一步,旨在強化遊客的體驗性。經過近一年的運作,受到了遊客的廣泛歡迎。

  然而,在“修學遊”內涵的豐富上,來曲阜的團體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南韓公益組織Better World的領隊金勇漢説,在南韓,修學遊是每名學生的必修課,因此,他們十分注重設置動手環節,來增加學生的感知。

  比如,在參觀一些傳統文化景點時,他們會讓學生換上傳統服裝,參與一些傳統樂器的演奏和工藝品的製作,結果不重要,重在過程。而在曲阜修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動手來感受世界文化遺産的內容似乎少了點。

  “我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曲阜有非常多的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很適合科學改進為‘動手模式’。”韓鳳舉表示,撫琴、寫毛筆字、品茶等體驗已經不再新鮮,他們正借鑒泥塑等活動的設置,準備推出曲阜楷木雕刻、印章雕刻等內容,盡可能簡化操作性,讓遊學者們能帶著自己製作的、極具曲阜符號的工藝品回家。

  “好的修學遊産品離不開‘文化’和‘活動’的良好嫁接,小切口恰恰是複雜文化‘深入淺出’的好法子。”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文化學者靖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修學遊應在歷史資訊講解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體驗性內容,讓“學”和“遊”依託“動手”進行更科學的穿插和深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