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鑒寶應該規避哪些陷阱

  • 發佈時間:2014-08-20 02:33:09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綜合消息 “萬能的淘寶”,想得到的,就能買得到。輸入關鍵詞“玉石珠寶”,淘寶上會出現近4000家相關店舖。

  隨著網路交易的蓬勃發展逐漸成熟,人們的膽子變“大”了,珠寶玉石等貴重物品都敢從網路上購買。而照片和賣家提供的鑒定證書是消費者僅有的參考資料。

  與其他大件商品不同,珠寶玉石市場的買賣可謂魚龍混雜,收藏家也常有失手,普通愛好者又如何能保證買到正品呢?

  毒舌鑒定師

  “這是大理石手鐲,價格很便宜,就當朋友請你吃了頓飯吧。”“子料一般是和田玉的專用名詞,石頭不在此列。”看到這樣的吐槽帖,會不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神一般的玉石鑒定師“岳工”靠著極端腹黑的“鑒定語錄”一下子走紅網路。細心的網友整理出了“岳工”的“吐槽鑒定語錄”,“愛‘岳工’,愛生活”的評論立馬鋪天蓋地。和田玉鑒定師“岳工”因此獲得稱號:“鑒定師中的萬峰”。

  “岳工”本名岳蘊輝,是新疆岩石礦寶玉産品品質監督檢驗站的常務副站長。岳蘊輝告訴記者:“給‘玉友’鑒定藏品,源於中國和田玉網的一個欄目,初衷只是與大家交流,此後影響不斷發酵,我自己也沒預料到這個結果。”

  中國和田玉網成立於2004年,僅僅三個月就吸引了近2000位玉石愛好者活躍于論壇。有人將藏品照片發給岳蘊輝,希望他幫忙看一看。這樣的需求多了,岳蘊輝便特別開闢了一個鑒定欄目。

  “我們在欄目上已經寫明,在這裡給出的意見,不作為鑒定結果。”岳蘊輝向記者強調。這個理由其實很簡單,網路交流平臺,也只能通過照片了解藏品,任何級別的專家僅憑這些有限的資訊都很難下斷論。

  “岳工”的“毒舌”往往只出現在“很假”的藏品評價中。“幾顆魚缸裏裝飾用的玻璃珠子,被一位藏友當作寶貝。就我的經驗,看照片上光的折射就知道不是玉石。”岳蘊輝解釋,有疑問的藏品,他一般都會建議藏友送檢。

  “走眼”的風險

  實際上,網路鑒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像岳蘊輝這樣有專業背景和對專業謹慎的人,並不佔多數。

  江蘇省黃金珠寶業商會主任李自選告訴記者:“目前網路出現的各類鑒定,僅僅憑幾張照片就對珠寶玉石下定論是不科學的。”照片的確可以傳遞一定的資訊作為鑒定依據,但還遠遠不夠;而且受到照片自身情況的限制,對玉石珠寶的表現並不客觀和完整。

  另一種情況更為糟糕。有的時候,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通過篡改照片,誤導鑒定人員或消費者,利用錯誤鑒定結果來牟利。

  如果遇到比較成熟且具備高超製作水準的合成珠寶玉石和仿製品,靠“經驗”的照片鑒定就更易“走眼”。比如,合成鑽石、技術高超的翡翠B處理、和田玉子料的毛孔處理、二次上色等造假手段,均是“經驗”的盲區所在。

  曹娜在上海經營和田玉石已經有十年了,她告訴記者:“廣東的翡翠上色、注水技術,河南的和田玉造假技術,都已堪稱登峰造極。這裡面的水很深,沒有誰敢保證僅憑照片就能鑒定。”

  珠寶鑒定是一門嚴謹的科學,需要嚴謹準確的鑒定依據。而這些依據的獲取則需要通過儀器的檢測和嚴格環境要求,常規的鑒定儀器包括:寶石顯微鏡、分光鏡、折射儀、二色鏡、偏光鏡等,大型的檢測設備包括:紅外光譜儀、電子探針、鐳射拉曼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陰極發光、X熒光光譜等大型儀器設備。

  除此之外,它還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相關資質的鑒定人員,依據儀器檢測結果,按照規定檢測流程,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才可以給出鑒定結果。

  證書市場亂局

  專家都無法僅通過照片判斷珠寶玉石的價值和真假,那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在網上選購此類商品,豈非更“危險”?

  “不能否定網路銷售渠道。事實上,在國外有80%的珠寶是通過網路平臺銷售的,在成本控制和銷售價格上,網路渠道有自己相當的優勢。我認為中國的珠寶網路銷售會不斷壯大。”岳蘊輝説。

  他認為,經常在網路上選購商品的消費者,有能力選擇到優質的商家;而眾多的商家,普遍還都是講究誠信立志好好做生意的,不可能都是騙子。

  李自選則提醒,消費者要向商家索要證書,要提前查詢,務必“要求商家在購買前就提供商品證書資訊,進行網路查詢或電話查詢”。

  由於消費者難以具備珠寶專業知識,鑒定證書就成為最為重要的購買依據了,所以辨別證書的真偽尤其重要。

  在這個流程中,首要之舉是查看檢驗機構,是否具備正規的珠寶玉器品質檢驗證書,而且一定是國家認定的檢測機構。李自選説,“檢驗證書上一定要印‘CMA’‘CAL’‘CNACL’三個標識中的一個或幾個。其次依據證書提供的網址、電話進行查詢。”

  “證書市場也很混亂。”曹娜告訴記者,“在新疆,普通的證書只要510元。”

  目前市場出現一些假冒證書和“掉包”現象。

  假冒證書有兩種:第一種是編造一個不存在的或者成立一個假冒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檢測證書牟利,這類證書收費往往只有35元一件,不僅便宜還可以任意更改鑒定結果,但是他們卻提供網站查詢和電話諮詢的全套服務,欺騙性極強。

  第二種是“掉包”,商家提供的證書是權威機構出具的真實證書,但是個別商家“張冠李戴”,用其他“假貨”偷梁換柱。“對這個,消費者查詢是難以發現的。”曹娜説。

  對於這些情況,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實物復檢”,拿著産品去權威檢測機構復檢,這樣“李鬼”就會現形。

  目前國內的檢測機構有很多,主要包括:各地地礦部門、質檢部門、科研院校等機構成立,一般都具有檢測資質和較高的檢測水準。

  然而,即便是這些專業的檢測機構,也並不是百分之百地靠譜。岳蘊輝透露:“鑒定機構將鑒定資質外包的行為非常惡劣,這種情況在學校鑒定機構中尤為普遍。一旦資質外包,就很難保證證書的真假和品質了。”

  他介紹:“中國工商聯名下的一個鑒定機構僅在新疆就有六個監測點。在當地玉石專門店中,常常可以看見老闆身邊就有一台印表機,可以直接將需要的證書列印出來。”而正規鑒定機構檢測時需要三級審核,即鑒定人、檢測人、審核人都需在場。

  儘管如此,這些專業的機構也更多為珠寶玉石上游的銷售渠道提供商品出廠上櫃前的檢測。但由於宣傳力度不夠,消費者並不知道其存在,所以網路鑒定的便利性就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鑒定本來就是一種服務,需要購買。區別在於,購買的是專業服務,還是造假的證書?”岳蘊輝認為:不能因為假幣的存在,就否定人民幣的價值;同樣也不能認為假證書的存在,而否定正規鑒定服務的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