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在深海平臺建造中延伸

  • 發佈時間:2014-08-20 01:30: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怡

  ■創新驅動發展

  兩年前,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以其“希望系列”深海平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為國內首個以海洋工程裝備製造領域獲此殊榮的企業。近日,記者在南通中遠船務見到了即將交付使用的“希望4號”深海平臺。南通中遠船務依靠其整合式創新思維,在短短的幾年裏,將其“希望系列”深海平臺從“希望1號”發展到“希望4號”。

  “整合創新也體現能力和價值”

  在啟東中遠船務(海工)的生産現場,一個巨大的圓筒型鑽探平臺屹立在碼頭邊。南通中遠船務總經理倪濤告訴記者,這就是即將交付的圓筒型超深水海洋鑽井平臺,它也是“希望系列”的第4座,相對於傳統型的海洋平臺而言,這種圓筒型平臺穩定性更好,在12級風的情況下只搖擺2度,平臺性能在業內獲得了高度認可。

  圓筒型外觀是“希望系列”海工平臺特有的樣式。它突破傳統設計思路,主船體採用圓筒型整體結構設計,實現了鑽井和儲油一體化;通過GPS、雷達雙冗余定位設計,實現了自動浮式的準確動態定位與復位;並通過圓盤式結構形式和自動調載系統,以適應各種惡劣海域環境下的安全作業,它的工作水深可達3000米,鑽井深度12000米,能夠適應零下20度惡劣海況。“現在,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看到圓筒型的海上鑽探平臺,那肯定就是我們的産品。”倪濤説。

  然而,在這個圓筒型深海平臺集合了不少全球採購的高精尖設備,它又是如何體現我國海工技術的自主創新?倪濤解釋説:“這個項目不屬於發明創新,而是整合創新,是‘關鍵設計與製造技術’的創新。”

  在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評審專家們看來,該技術突破傳統設計建造思路,在整體結構設計、製造技術與工藝、全功能整合製造、抗風浪能力設計、動力定位系統設計等方面均獲得了國際一流的創新性成果,標誌著我國深海鑽探成套裝備設計製造水準實現重大突破,助力國家深海能源開發。

  倪濤在採訪中表示,“希望系列”深海平臺常常被問到國産化率,尤其是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之後。“其實提到整合式創新,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可以將全球頂尖的設備整合在這個不大的鑽探平臺上,也體現了我們的整合能力和技術價值。”倪濤説。

  這個項目首創圓筒平臺數字化模擬技術和半潛駁浮態建造技術,成功解決了沒有超大型專用船臺的情況下,進行浮態建造變形控制的技術難題。大型模組化建造技術實現“殼、舾、涂”一體化及100%無余量模組化建造的模式,節省了大量工裝,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了建造成本,比同類國際産品的建造週期提前了半年。

  另外,由於採用中央整合控制技術等全功能綜合整合技術,使平臺個功能模組、動力定位及鑽井系統一次性安裝到位並調試成功,首次實現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建造産品交付即能使用的“交鑰匙工程”。同時,平臺還實現了大型動力推進器水下安裝、圓筒形超大型平臺水上拖運、大型生活區模組整體建造和吊裝等多個技術方案的成功實施。

  整合式創新的思路在“希望系列”深海平臺的建造中延續著,幾年中形成了多項自主智慧財産權,目前申請獲得的專利已達77項。已經投入使用的3個鑽探平臺,兩座在巴西海域運營,一座墨西哥灣運營。其中在巴西海域運營的“希望1號”鑽獲了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油氣田。

  未來整合式創新應向本土化傾斜

  整合,看似簡單的結合,其中蘊含的創新並不簡單。

  南通中遠船務的工程師告訴記者,整合創新的難點在於全球採購後的技術匹配。就如同一流大飛機的零部件誰都可以全球採購,但只有波音、空客能組裝出翱翔在藍天的超大飛機;市場上熱銷的三星、蘋果手機,其很多零部件也都是全球採購,在有限的整合板上組裝出功能強大、樣式新穎的手機,靠的就是整合創新的能力。

  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是“高起點、高技術、高投資”的“三高”産業。很多項目都是需要量身定制,並非標準化産品,這就需要企業的技術人員具有很強的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作為海工研發中心研發室主任的管慶泉告訴記者,最初建造“希望1號”海工平臺時,在缺少國外同類海工資料以及船東提出的許多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他只能通過對世界各大船級社的海工相關規範進行研究,憑藉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突破一個個技術難關。

  南通中遠船務正是利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獲得了行業內的認可。2010年,“南通中遠船務技術中心”晉陞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它集海工産品科研開發、技術設計、總裝建造技術、建造工法、品質檢測、技術諮詢服務於一體,致力於世界尖端海工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的提升,其研發和設計建造的海工産品覆蓋淺海至超深海所有類型,使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新”的跨越。

  目前,南通中遠船務已交付23個海工産品項目,産品包括鑽井、採油、生産、海上穿梭油輪、半潛式生活平臺以及深海鋪管船、近海風車安裝船等,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海工産品類型。在總經理倪濤看來,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更具國際化,與其強調設備的國産化率,不如放眼全球,儘量實現機械裝備的本土化。在掌握建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産權後,整合本土化的設備,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將更具市場競爭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