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山鷹飛得更高的人——記雀兒山隧道建設者
- 發佈時間:2014-08-19 14:52: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成都8月19日電(記者樊曦、齊中熙)從成都出發沿川藏公路北線一路向西800余公里,有個地方叫雀兒山。説是“雀兒山”,但海拔6168米的主峰,卻被藏民們稱為“山鷹飛不過的地方”。
60年前這裡修了盤山路,但翻山仍要2個多小時。滑坡滾石、道路坎坷,險情幾乎每天發生。為了繞過這道天險,讓川藏公路更便捷安全,中鐵一局建設者在這裡堅守了4年,立志打通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
“太苦了,但也習慣了”
掌稀薄,爬上兩步就會胸悶氣喘;氣候寒冷,夏季穿上秋衣秋褲還是手腳冰涼;荒無人煙,周圍50公里幾乎看不到人……
兩年前,27歲的傅明佳和8個夥伴一同從成都出發,晝夜兼行,走了快3天,終於望到了雀兒山。接下來短短40公里的盤山路,他們走了3個多小時。一邊是碎石林立的峭壁,一邊是觸目驚心的萬丈深淵。“一路提心吊膽,再困也不敢閉會兒眼。”
終於到了海拔4270米的項目部,但“沒有房子、沒有電,好像回到了原始狀態。”傅明佳和大夥一起搭帳篷,一住就是3個月。正值夏季,大雨一下,行軍床一半沒在水裏,鞋子成了漂浮的小船。
“苦嗎?”記者問。“苦,可我不怕吃苦。”小夥子笑笑説。
33歲的趙小冬在項目部主管生産。去年9月,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由於施工任務緊,他沒趕回去,受了不少埋怨。
“今年兒子周歲,又不能回去。”這位瘦削的漢子紅了眼睛。在這苦寒之地兩年,他從120斤瘦到了96斤。
“太苦了,但也習慣了。”他説,“就像60年前在這裡修路的戰士説的,‘雀兒山上紮下營,要把山打通!’”
“要缺氧就和兄弟們一起缺氧”
陳廷貴,幾年前因為工傷壞了一隻眼睛,但仍是不下山。記者見到他時,他正一身泥水地舉著風槍在隧道中掘進。而前一天晚上他還因發燒輸液。
“這不算啥,難熬的是冬天。”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泥水,“冰天雪地,氧氣更少,喘氣都難,但我們沒停過一天。實在幹不動了,就吸幾口氧,接著幹。”
這麼苦的環境,也有半路開“小差”的。施工隊隊長林修建剛上雀兒山時,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忍了18天跑回福建老家。“每天都是窒息的感覺,我怕。”
稍誒霞掖了24天后,他又回來了。“那麼多兄弟還在這賣命,我不能一個人跑了,要缺氧就和兄弟們一起缺氧。”
“這是我幹工程10多年遇到最難的一回。”項目經理王劉勳説,“這裡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60%。別説人,就連機器都有‘高原反應’,動不動就‘趴窩’。”
在隧道裏,記者拿著相機都覺得異常沉重。而就在旁邊,扛著10多公斤重風槍作業的工人一刻沒有停歇。
?“拼的就是意志”
“拼的就是意志”。王劉勳説,“也許今後我們再不會回來,但只要在這幹過,一生都不會忘記。”
60年前開闢川藏公路時,雀兒山是建設者面臨的“第一險”。如今在隧道裏,工人們3班倒,24小時不停工。7公里長的隧道,平均每天只能向前掘進半米,但在倔強的工人面前,大山一步步後退。
當年雀兒山上建設者樸素而豪邁的聲音似乎在山間再度迴響:
“我們在雀兒山上,住地是5000米的高度,營地的斜坡30度,開水沸點70度,氣溫是寒暑表零下不夠度,但我們的熱血沸騰到了100度。”
60年後,沸騰的是一樣的熱血和激情!
目前,雀兒山隧道主洞已掘進1300米,路基施工全面展開,共完成工程造價1.5億元,佔合同總額的約40%,實現了安全、品質、工期、成本全面受控。
“打通雀兒山,是這裡所有人的願望。到那時,只要不到10分鐘就能穿過大山。我們會比山鷹飛得更高。”項目書記賀志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