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提質升級,貴州集體林改進入精耕細作期

  • 發佈時間:2014-08-19 09:31:4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8月19日報道(記者苑鐵軍李蘭麗通訊員章薇) 貴州集體林改再擔重任。

  從今年起,貴州省林業部門將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主線,全力推進7項林業改革,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助力。

  作為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要實現後發趕超,潛力、優勢、希望在山。正因如此,在主體改革完成後,貴州在深化集體林改中動作頻頻。

  有的放矢的政策措施

  這是檢驗貴州集體林改成效的又一個窗口。

  2012年,貴州省正安縣從200個示範縣大名單中殺出,最終躋身全國首批28個縣(區、市)林業專業合作社典型示範縣名單。此後,貴州深化集體林改繼續發力。2013年,隨著一系列新舉措的推出,貴州集體林改提質升級開始向縱深發展。

  全省林下經濟推出發展新舉措。

  貴州出臺了《關於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旨在為全省林下經濟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全省政策性森林保險有了新突破。

  貴州政策性森林保險在2012年9個縣試點的基礎上鋪開,省林業廳等四部門聯合出臺《貴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險指導意見》等指導文件,為貴州省森林資源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全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有了新亮點。

  《貴州省龍頭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評定辦法》和《貴州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指導意見》,為做大做強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提供了強大動能。

  全省林權管理服務機構建設有了新變化。

  貴州制定下發的《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施意見》,為規範林權流轉起到指導作用。據統計,貴州已成立林權服務管理機構56個,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30%。

  ……

  政策措施的頻頻發力,不僅有力促進了貴州林下經濟發展,廣大林農發展林業生産的實力也在不斷提高。

  2013年,全省林權抵押49.05萬畝,貸款金額11.58億元。其中,農戶抵押35.14萬畝,貸款金額9.16億元,貸款餘額3.33億元,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長59%。

  下一站的目標是什麼?

  貴州省林業廳廳長金小麒説,力爭到2020年,貴州林下經濟發展到3300萬畝,産值400億元以上,實現經營林下經濟農民每人平均增收1000元以上,參與農戶超過100萬戶。

  抱團發展的合力致富

  五指攥在一起才是拳頭。

  在深化集體林改中,貴州充分釋放著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內在能量,讓廣大林農品嘗到了抱團發展共同致富的甘甜。

  作為國家首批100個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縣之一的麻江縣,借助林業專業合作社的力量,通過標準化栽種藍莓與小流域石漠化整治相結合的模式,不僅實了藍莓規模化種植,還讓麻江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藍莓種植基地。

  麻江縣龍山鎮共和村的共和紅利專業合作社社長楊勝洪説,目前,全社146戶社員共流轉山林面積2500畝,其中流轉30畝以上的就有10多戶。入社社員不僅可以獲得縣林業局無償提供的藍莓種苗,而且縣林業局還為林農的林地流轉等提供服務支援。

  林業合作社的規模化組團威力已經顯現。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麻江縣藍莓基地挂果面積超過1.3萬畝,總産值超過1.2億元,産品銷往省內多個城市及上海、深圳等地。此外,以麻江為産業核心區域,福射帶動凱里、丹寨、黃平、鎮遠、雷山、臺江等縣(市),以藍莓種植加工、旅遊開發等形式共同發展。

  林業合作社同樣讓畢節受益匪淺。

  近年來,畢節市七星關區積極扶持林業專業合作社,建立以林業專業合作社為主導,以家庭聯合經營、委託經營、合作制、股份制為補充的模式,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七星關區阿市鄉阿市村村民謝華賢在阿市興盛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支援下,在自家的地上種了各式中藥材,到了盈利時,他與合作社五五分成。平時在基地打工,合作社還給工錢。謝華賢説:“現在幫他們種地,幫家裏賺點零用錢,一個月有1800塊錢。”

  興盛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讓農戶以土地入股,在阿市、普宜、清水鋪等鄉鎮種植了中藥材和苗木3000多畝,帶動了周邊2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組建與發展,有效地加快了七星關區林業産業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進程。目前,全區已組建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社56個,入社農戶1.15萬戶,林地面積11.96萬畝。

  經濟效益的明顯提升

  集體林改讓龍裏的刺梨花香更濃。

  近年來,龍裏縣通過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等林業生態工程,大力發展刺梨,目前全縣刺梨種植面積達10.6萬畝,年産刺梨鮮果1800萬公斤,總産值達8000多萬元,成為全國種植刺梨面積最大、産量最高的縣。

  小小刺梨花,讓龍裏縣谷腳鎮茶香村——這個曾經的省級二類貧困村圓了致富夢。

  目前,茶香村的167戶人家種植刺梨8600多畝,每人平均5600多元的年純收入中,有90%來自刺梨。茶香村村民朱紹發説,以前,村民住的都是土墻房,現在超過八成的家庭住上樓房,有的還買了汽車。

  如何放大已有的經濟效益,讓廣大林農持續受益?

  近年來,隨著刺梨産量的增長,龍裏縣相繼引進多家生産加工企業,開發出多種深加工産品,擁有了“茶香刺梨”和“谷腳刺梨”2個貴州省著名商標,並初步形成集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刺梨特色産業發展格局。作為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中唯一的龍裏茶香刺梨産業示範園區,現入駐刺梨深加工企業已達6家,2014年1月至7月刺梨産量超過5000噸,産值超過2億元。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刺梨産業,龍裏縣編制了《刺梨産業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縣刺梨種植面積將超過20萬畝,建成規模化、標準化和優質化的刺梨原料生産基地。

  刺梨産業的迅速發展還帶動龍裏縣相關産業的發展。按照無公害種植標準,龍裏縣發展林下養殖,目前存欄綠殼蛋雞約13萬羽、鵝0.4萬隻、山羊1.2萬隻,形成了立體化的發展模式,不僅延伸了産業鏈,還增加了農民收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