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 發佈時間:2014-08-19 09:27:5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筆者在山東省金鄉縣雞黍鎮二榮樓村走訪調研,問起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時,78歲的趙中軍老人樂呵呵地説:“原來上了歲數的老人都是靠兒女養老,現在國家月月都給發70元的養老金,這兩年駐村工作組還為俺村30多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辦了銀齡保險,不光有錢花,看病還能報銷,如今國家的政策真是好。”

  今年以來,金鄉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穩步實施民生發展高地戰略,投入資金8.9億元,大力推進民生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為弱勢群體撐起了一片藍天,也向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救助——讓困難群眾看病不再愁

  金鄉縣魚山鎮眼光廟村60多歲的村民李廣福今年不幸患上了心肌梗塞,經醫生初步診斷大約需要6萬元左右的醫療費。6萬元,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説無疑是天文數字,這可急壞了李廣福和他的家人。情急之下他們找到了民政部門進行求助,金鄉縣民政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按照規定及時給他辦理了大病救助手續,解了李廣福及其家人的燃眉之急和因病致貧的後顧之憂。

  “我自己只交了1萬多,其餘的錢都是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和大病救助給掏了。要不是黨的好政策,我到現在也籌不到那麼多錢去治病。”李廣福激動地説。

  據了解,為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金鄉縣以解決困難群眾“病有所醫”為目的,進一步完善救助政策,不斷加強與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政策的銜接,同時,進一步規範程式、嚴格管理、熱情服務,讓困難群眾不再因為看不起病而發愁。上半年,該縣累計為符合條件的1271名大病患者發放大病救助金418萬元,資助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參合參保16160人次,資助資金達130多萬元。

  惠民——讓弱勢群體生活有保障

  “今年的低保又給俺漲錢啦!”雞黍鎮西柳村的李登凱老人高興地説。9年前的一場大病讓他喪失了勞動能力,地裏和家中的活全靠老伴一個人,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近年來,金鄉縣堅持財政惠民,積極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標準等民生支出。今年,該縣將城市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60元,將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年22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8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從每人每年41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800元,分散供養標準從每人每年27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400元。這也是金鄉縣自2008年建立救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以來連續七年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

  “現在,俺老兩口一年可以領到5000多元的低保金,每月還有穩定的新農保養老金,夠我們平時的花銷了。”李登凱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養老——讓老人晚年生活不再憂

  在解決醫療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金鄉縣高度重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專門出臺了關於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連續三年開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年”活動,採取以獎代補的政策,鼓勵鎮街開展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對鎮街敬老院升級改造,不斷提升敬老院規範化建設水準,努力提高集中供養率。

  據了解,今年縣政府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列入了年度為民所辦十件實事之一,要求每個鎮街至少建設一處農村互助養老院或日間照料中心。據金鄉縣民政局副局長殷樂榮介紹,目前,全縣已新建或改造16處農村互助養老院、4處日間照料中心。13個鎮街的敬老院全部完成改擴建,上半年新增養老床位756張。縣裏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建設的兩所老年公寓工程也基本完工。

  “我們敬老院今年改造了以後,環境比以前更好了,住得更加寬敞舒適了,吃的及各方面服務也更貼心了。”談起敬老院的生活,金鄉縣化雨鎮敬老院的李紹榮老人臉上笑開了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