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 發佈時間:2014-08-19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打好文化旅遊“組合拳”
伊犁州伊寧市喀讚其民俗旅遊區的一處民俗旅遊之家,導遊米麗凱木正向遊客介紹維吾爾族生活特色。 本報記者 陳 靜攝
行至伊犁,記者立即被兩個“意料之外”吸引。
其一,搞工業的同志未談工業先談旅遊。伊寧邊境合作區是伊寧工業企業集聚地,其管委會主任竇永剛在採訪時脫口而出,“工業肯定不會成為伊寧市的主導産業。”在他身後,是邊合區主辦的伊寧首屆國際啤酒節現場,八達賽裏斯廣場上的“舌尖上的絲綢古道”活動也將開幕。“我們希望用這些活動為伊寧引來更多遊客。”竇永剛説。
其二,農産品加工企業大辦博物館吸引遊人。走訪主打薰衣草産品的伊犁紫蘇麗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進大門,就看到了一座薰衣草博物館,巨大的世界芳香地圖下,是薰衣草從種植到加工的一整套工藝展示。紫蘇麗人公司董事長楊建新告訴記者:“這個博物館光設計費就花了100多萬元,工業觀光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希望未來旅遊收入能佔總收入的40%。”
細細琢磨這些“意料之外”,品出的是伊犁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的“新味道”:伊犁自然風光壯美迷人早已聞名遐邇:終年不化的雪山,翠綠如茵的草原,湍急清涼的激流,蒼翠挺拔的雲杉……這讓伊犁素有“塞外江南”之稱,去年全州旅遊總收入134.15億元,比2000年增長81.8倍,年均增長40.5%。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又讓伊犁人想深了一步:中哈鐵路對接,G30國道暢通,霍爾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全面開放,通道優勢帶來了熙來攘往的人流,伊犁如何才能以此為機遇,延長旅遊産業鏈,提升産業附加值?伊寧市委書記李寧平坦言:“我們的定位是建設絲路經濟帶上的國際旅遊城市,不但要加強旅遊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還要大力發展特色體驗遊,讓特色産品和民俗特色都成為旅遊商品的一部分。”就是要打好文化引領的“組合拳”。
在這套“組合拳”裏,既有像伊寧國際啤酒節、“舌尖上的絲綢古道”、伊犁國際車展這樣的節慶經濟,又有薰衣草博物館、西域酒文化博物館這樣的工業觀光項目,必不可少的還有哈薩克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等13個伊犁世居民族的民俗體驗。
在伊寧喀讚其民俗旅遊區,前進街八巷的一戶維吾爾族院落大門上挂著“民俗旅遊之家”的銘牌。果實纍纍的葡萄架下,女主人阿吉瑪正笑容滿面地帶領遊客參觀自己的家,“你們注意到了嗎?我們維吾爾族的客廳裏總是展示著很多碗,這是主人家表示對客人的熱情。”她告訴記者,旅遊區每個月都給她發工資,再加上參觀提成,一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
在那拉提草原腳下的新源縣阿拉善村,這個“哈薩克第一村”也從去年起“開門迎客”,在這個哈薩克民俗體驗村裏,有哈薩克族的歌舞表演,叼羊等傳統體育項目展示,還有氈包可供遊客住宿。那拉提鎮黨委書記李江龍表示,民俗體驗為那拉提草原帶來了更多遊客,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那拉提鎮接待遊客數量增加了30%。“我們現在每年都在各村開展諸如歌舞表演、馬匹經營之類的培訓項目,一年參加培訓的群眾超過2000人。”李江龍説,“文化是旅遊的靈魂,通過文化展示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多方面的體驗需求,才能讓旅遊真正成為富民産業。”
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級旅遊勝地是伊犁人的夢想,打好旅遊文化“組合拳”,則讓夢想成真觸手可及。(經濟日報記者 喬文匯 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