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田間學校”建到農場企業中去

  • 發佈時間:2014-08-19 07:32:3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推進全國農墾系統新型職業農工(農民)培養,探索新時期職業農工(農民)培育新模式,加快打造農墾國際大糧商和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日前,農業部農墾局與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率先以河南省為試點,開展墾地共建和合作,共同推進河南農墾新型職業農工帶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進而帶動全國和農墾系統的職業農工(農民)培養。農墾啟動新型職業農工(農民)培育戰略,成為農墾人才培育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支“國家隊”強強聯合

  農墾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國家隊,是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應的戰略保障和應急基地,是率先整體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先行者和樣板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是從事農民教育培訓的專門機構,中央、省、市、縣四級建制農廣校和鄉村教學點五級辦學體系健全,是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主陣地和主力軍。

  “農墾和農廣校作為農業生産和農業教育的兩支‘國家隊’,聯手探索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具有重大意義。”農業部農墾局局長王守聰説,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造成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而農業要實現現代化,也迫切需要能種地、會種地的職業農民;農墾作為農業國家隊,在發展現代農業,在推進企業化、集團化進程中,也面臨著缺乏高素質種養人才的現實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工,並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步伐。

  “農廣校擁有雄厚的教學師資力量,以教學與生産相結合,緊隨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培養不同層次的農業人才,充實農村的基層幹部,壯大農村科技推廣隊伍,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加速農村小康建設。”中央農廣校常務副校長劉天金説,農墾與農廣校的戰略合作,是推動農業農村經濟改革的重大事件,是探索墾地合作、場校合作的新渠道,是創新農民、農工培育新模式的有益嘗試。

  河南省作先期試點有優勢

  河南省是傳統農業大省,糧食生産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糧食産量也一直位居全國前列。河南農墾系統擁有國有農場97個,分佈于全省17個省轄市、74個縣(市、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研、試驗、示範、推廣體系,對河南農業生産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近年來,河南農墾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科技推廣和成果轉化不斷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制不斷創新,在培育“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素質高”的人才隊伍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基礎。

  “此次農墾與農廣校聯手選擇河南省作為培育新型職業農工(農民)的試點,是因為河南省發展農業生産得天獨厚,河南農廣校開展農業教學實力雄厚。因此,在農業先進地區,利用先進的教學力量,共同培育新型職業農工,進而帶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必將結出纍纍碩果。”王守聰説,河南農墾和河南農廣校要把“田間學校”辦到墾區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中去,把大學生集聚到墾區中去,把農場先進的農業生産理念傳播到農村中去,把農村辦不了的事拿到墾區去辦,把墾區辦不了的事拿到農村去辦,而通過墾地合作、場校合作來培育新型職業農工(農民),就是對發展現代農業、解決“誰來種地”問題,給予人才支撐、智力支援的有效途徑之一。

  農墾培育職業農工應成為樣板

  據悉,此輪新型職業農工(農民)培育工作主要面向河南省區域內的農場、農工,同時示範帶動農村、農民。農業部農墾局和中央農廣校分別委託河南省農業廳農場管理局和河南省農廣校作為合作內容的具體實施單位,通過資源整合和平臺對接開展新型職業農工(農民)教育培訓。

  在具體合作過程中,雙方將充分利用農墾系統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和現有教育培訓資源,在河南農墾種子(種畜)企業、大型農産品生産基地,以及各農場掛牌成立“田間學校”,建立面向新型職業農工和農工子弟以及墾區周邊地區農民的教學培訓點,共同打造以新型職業農工(農民)中職教育和技術培訓為主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培訓平臺,使“田間學校”成為培育新型職業農工(農民)的大學校。

  “農工是職業化的農民,農民是農工的後備軍。”王守聰説,農業部農墾局和中央農廣校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河南農墾新型職業農工帶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不僅有利於全面提升河南農墾農業生産技術水準,帶動河南省農業生産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對於推動全國農墾實施國際大糧商培育計劃,進而促進全國職業農民培養也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示範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