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宏觀調控應與現代農業産業政策相結合

  • 發佈時間:2014-08-19 07:32:2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趙卓

  宏觀經濟的穩定離不開現代農業的發展,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離不開重要農産品的總量平衡和生産力結構優化,離不開農産品市場的平穩運作。從服務於宏觀經濟發展全局出發探討現代農業的戰略定位,近年來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以産值論英雄,農業基礎地位有所鬆動。隨著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逐年下降,社會上對農業保障食物供給的基礎性地位的認識有所動搖,農業投入“只增不減”的持續增長機制難以確立,農業投入很容易成為財政“緊縮”的對象。

  二是宏觀調控“一刀切”,農業易受傷。例如,當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時,儘管農業投入品價格漲幅趨緩,但農産品價格往往低迷,甚至出現“賣難”,農戶、合作社和農業企業“貸款難”明顯加劇。

  三是社會關注CPI,農産品易成替罪羊。由於我國CPI構成中食品所佔比重較大,每當農産品價格出現短期隨機波動,CPI就會在第一時間出現誇張性反應,容易使人將CPI上漲與農産品價格上漲等同起來。而政府為了平息物價波動,便會立刻出臺各類農産品價格調控措施。實際上,農産品價格短期波動與通脹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政府以此進行宏觀調控,可能會錯失調控的良機。

  圍繞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上,建議:

  一是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出發,形成農業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糧食生産如果出現滑坡,宏觀經濟的系統性風險將被放大,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就有可能成為泡影。因此,必須建立農業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並以法律而不僅僅是中央1號文件的形式固化下來,避免出現財政收入波動就壓縮農業投入的現象發生。

  二是從農業的特殊性出發,將宏觀調控與現代農業的産業政策相結合。農業生産具有週期性,是自然再生産與經濟再生産相互交織的過程,農業生産經營者在轉移成本、管理風險、穩定收入等方面應對宏觀經濟變化的能力普遍較弱。宏觀調控應充分考慮農業的産業特徵,在收入補貼、農業投資、金融支援等方面給予一定的“綠色通道”政策,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農業價格、産業政策結合起來,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避免農民利益和農業産業發展受調控影響過大。

  三是從提高調控的科學性和創造良好的農業發展環境出發,建立CPI調整優化機制,逐步降低食品權重。由於隨著國民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食品消費佔收入的比重越來越低,因此,世界大多數國家均適時對CPI構成進行調整,以更加真實地反映物價水準的變化。應儘快建立我國CPI構成的定期調整優化機制,逐步降低食品權重,以更加科學地衡量通脹水準,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宏觀調控的要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