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拉動時代或將終結 經濟新增長極在新能源汽車?
- 發佈時間:2014-08-18 11: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每一輛汽車和每一幢房子裏,或許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
或許一切要先從回顧歷史開始。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眾所週知的是,這種高速增長是一種“消耗體力”式的增長,是一種建立在犧牲資源(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環境資源……)基礎上的增長。這種“自損”性的增長不僅潛伏著危害,更是不可持續的。在這場經濟長跑中,中國體力不支的苗頭似已顯現。
對於這種“後發”國家體力漸衰的現象,富有前瞻性的經濟學家們提出了一個詞來概括——“中等收入陷阱”。百度百科對此解釋説:“新興市場國家突破每人平均GDP1000美元的‘貧困陷阱’後,很快會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飛階段;但到每人平均GDP3000美元(即中等收入)附近,快速發展中積聚的矛盾集中爆發,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臨界,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階段由於經濟發展自身矛盾難以克服,發展戰略失誤或受外部衝擊,經濟增長回落或長期停滯,陷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階段。”如同在跑道上瘋狂加速跑一樣,這种經濟“加速跑”也必然會給“奔跑者”的機體帶來一些難以避免的傷害和難以協調的問題。發達國家走了幾百年才走完的路,被心急如焚的中國壓縮在短短的幾十年去走,自然會在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創造”巨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日漸凸顯在經濟上,也日漸反映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而早在2012年,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就已達6049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似乎,在繼續前進的路上,“中等收入陷阱”正等著中國縱身跳入。
況且,體力漸衰的中國經濟還身背著房地産這個越來越沉重的“包袱”!
房地産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曾因其強大的産業集聚能力和投資聚攏能力而在促進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對GDP的貢獻曾一度超過13%。然而細細想來,這種貢獻是建立在犧牲資源基礎上的、是十分粗放的。對於房地産的過度“依賴”導致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被房地産“綁架”。從歷史節拍上看,房地産似乎更適於“經濟加速跑”時期,而不適於也不應適於經濟轉型和跳出“陷阱”時期。目前來看,房地産所製造的供給遠大於其創造的需求。某知名經濟學家就認為,房地産供給的“遠行”和需求的“滯後”、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貧富差距的拉大,最終極有可能使房地産的“蛋糕”以“改革再分配”的方式切割分享。此外,國家也正竭力擺脫“地産型”經濟模式——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背後,是鼓勵人們選擇更為多樣的投資産品,不再僅僅把錢投資在地産上;土地制度改革,旨在打破土地供應的壟斷,加大土地流轉;房産稅的改革就更是直指房地産了。地産者也許會陷入“好景不再”的悲涼情緒裏,但經濟原本就是一場不講情緒的遊戲。
倘若如此,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哪?或許有很多,但其中一個應該是新能源汽車。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汽車産業,同樣有著極強的産業集聚和資本集聚能力,而且其投資和消費的靈活性都遠大於地産。在過去三十多年間,中國的汽車工業其實遠沒有肩負起其在促進經濟發展上應擔當的責任來。可以説,很多國家的崛起,都離不開汽車工業的“助力”——德國的崛起、美國的崛起、二戰後日本的崛起、以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韓的崛起……是時候該讓汽車産業發力了。
事實上,業內不少人都認為,新能源汽車將會給汽車産業帶來顛覆與整合。在新能源汽車上,同時有著巨大的科技集聚與創新集聚。它不是建立在資源犧牲基礎上的,也不是粗放的和不可持續的。或許,正是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帶動上下游産業、相關領域的革新,最終可以使得整個經濟的創新因素增強,擺脫“低端製造”經濟模式的束縛,獲得經濟持久增長的能力。並且,汽車産業涉及領域眾多、産業協同性強,這使得以新能源汽車為契機能夠對整個經濟的産業進行整合升級。也許正是因為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作用,國務院辦公廳才于日前頒布了《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予政策上的支援吧。另據行業知情人士透露,前段時間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中德雙方所討論的最重要的項目就是新能源汽車。政府動作似乎已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定調”了,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中等收入陷阱”揭示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後發國家在經過一段時間經濟“加速跑”之後,因資源大量消耗導致資源優勢不復存在,低端製造優勢也隨之喪失,而高端製造業卻無力涉足,經濟發展遂陷入一種“高不成、低難再”的尷尬境遇中。對於中國來説,自然不可能期冀資源“元氣”能夠恢復,那麼,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低端生産向高端製造轉化、實現産業的整合升級是經濟重新迸發活力的唯一途徑。新能源汽車,因其承擔的歷史任務,正日益變得重要而宏大。■文 | 康曉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